标签:
杂谈 |
段时间,因为民用飞机驾驶舱风挡或侧窗玻璃接连出了两次安全事件,让不少人突然关心起飞机的客舱玻璃来。有人担心,客舱玻璃会不会也突然失效掉?万一突然出了问题怎么办?还有细心的人问,自己坐飞机时赫然发现飞机客舱玻璃上有一个小窟窿,玻璃出了窟窿还敢飞,胆子真大!
https://wx1/large/b363e619ly1frufaq1zuej21
https://wx4/large/b363e619ly1frufb3m1lfj20
我无法回答所有的问题,对于民用航空器的设计和制造,我只了解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理念。我只能说,到今天为止,人类还没有办法保证任何一种人造技术系统完全不出问题,对于民用航空器,人类不是通过确保系统完全可靠来实现安全,而是通过余度设计保证整个系统不会因为某个子系统的失效而整体失效。换成容易理解的话说,就是飞机上的许多系统都必须设计备份或应急对策,一个不行了,还有一个可以顶上。客舱舷窗设计就是一个典型。
标签:
杂谈 |
1969,一些人坚持要给宽体客机的发动机做做减法,由此诞生的新飞机叫做A300,由此建立的新公司叫做空中客车。
https://wx4/large/b363e619gy1foo8q37hxqj21
1972年的柏林航展上,欧洲空客带来的空客A300宽体客机模型成为观众瞩目的焦点。就在柏林航展上公开露面后几个月的10月28日,这种世界上首架双发宽体客机就完成了首次飞行。严格地说,空客A300这个名字放在该项目启动的1967年都不准确,当时空中客车这家企业还不存在——1967年A300项目签署合作备忘录的时候,最初在备忘录上签字的是英国、法国和西德三国。1969年4月10日,该项目遭受了一次重创:英国退出了该项目。5月29日,法国和西德重
标签:
杂谈 |
https://wx3/large/b363e619ly1fo4h4lzxl7j21
这张照片对于中国历史学界应该有不小的参考价值,我不知道照片里拍摄的景物今天是否还存在——但是按照这张照片拍摄后中国社会经历的诸多剧烈动荡和变革,这些景物和建筑可能早已不复存在。1867年英国摄影师卡米奇(H.C. Cammidge)启动快门的时候,他的镜头里记录了中国历史上曾经令人刻骨铭心的一段记忆。照片上是清政府洋枪队专门为在与太平军作战期间阵亡外籍官兵建立的集体墓碑,阵亡者中包括美国麻省人弗里德里希•汤森德•华尔(Fredrick Townsend Ward)。照片的拍摄地点是中国浙江省的松江城。
如此看这个拗口的外国名字,我们几乎想不起他是谁。但他还有一个中国史学界熟知的名字,就是华飞烈,也是清朝聘请的外籍雇佣兵常胜军第一任队长。在历史书里,他经常被称作“洋枪队指挥官华尔”。华尔1859年来到中国,后应清廷之邀组织外国雇佣兵部队,参与镇压太平天国战争。
1861年8月,华尔在松江改组了原外国雇佣兵部队,设“教练局”,扩充武装,以欧美人士为军官,招募中国
标签:
杂谈 |
https://wx4/large/b363e619ly1fndiicrvo9j20
这是1901年1月20日法国出版的《小巴黎人》画报刊载的彩色插画。画面上血腥恐怖的场面,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在联军军官的监督下,在保定府处决被联军指认有罪官员的一幕。
1900年夏,在中国的外国人陷入了一场可怕的困境。依仗清政府中支持势力的义和团,掀起了一场针对外国人的恐怖暴力行动,这场恐怖风暴不仅把外国人置于风口浪尖,还把任何与外国人甚至西方文化有关联的中国人囊括其中,一时间凡是与洋人洋物有关联者人人自危。面对中国突如其来的反西方变局,西方世界对于应该采取何种对策争论不休。联合干涉军是派了(这支部队也就是中国历史上所说的八国联军),但从联军在中国沿海集结登陆,向北京开拔,直到数月之后,各国政府官员、外交官、律师、记者、传教士等群体都对中国应该接受怎样的“惩罚”各执己见。最终,1901年9月清政府与各国签订的《辛丑条约》标志着这一漫长争论的终结。最终,中国被迫付出极其沉重的代价:赔款白银4.5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
标签:
杂谈 |
https://wx3/large/b363e619gy1fhhldfdnkkj21
一战后,美国海军意识到飞机在反舰作战中的重要作用,开始考虑研制新型鱼雷轰炸机。海军最初的计划是开发双发水上鱼雷轰炸机,该机要求能拆解在舰上存放,且能在甲板滑轨上起飞,水上吊车回收。审查柯蒂斯、斯道特、福克以及布莱克本的方案后,海军选定了柯蒂斯CT-1方案。CT-1采用厚度很大的悬臂式单翼,安装两台300马力(220千瓦)莱特-西斯帕诺V8发动机,尾翼由发动机短舱和浮筒后部延伸出的撑杆支撑。1921年5月,CT-1原型机试飞中发现发动机动力不足且极易过热,为此换上了350马力(260千瓦)柯蒂斯D-12发动机,翼下加装了4具兰博林散热器,在1922年重新提交海军测试。测试结束后海军签署了9架CT-1生产型订单,但后来又决定批量采购单发鱼雷机,断然取消了CT-1合同。这张照片,便是昙花一现的CT-1留下的珍贵试验影像,其腹部挂载的鱼雷昭示了它原本拟定的战场角色。图中几名机械师脚下的发动机检修踏板,更证明了当年柯蒂斯设计师在人机工程学上的考量。
标签:
杂谈 |
https://wx3/large/b363e619gy1fhgvh0xu76j21
1957年,美国洛克希德U-2高空侦察机服役,这种飞行高度最高可达20 000米的空中战略之眼一度让美国人认为可以“侦察无忧”。然而就在1962年8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地空导弹二营发射的S-75导弹在南昌附近首次击落U-2。此后人民空军地空导弹部队相继于1963年11月1日在江西上饶,1964年7月7日在福建漳州,1965年1月10日在内蒙古包头,1967年9月8日在浙江嘉兴等地击落4架U-2。抗击U-2作战中,针对U-2的电子告警以及应答式干扰系统,我军先后发展出近快战法和电子对抗战术,曾创造出“三秒闪击”的娴熟战法,屡获佳绩。如果从1967年最后解放军击落最后一架U-2算起,至今恰逢50周年。抗击U-2的胜利让我们懂得,武器性能固然重要,但根据战场环境制定灵活多变的攻防战术,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装备效能,打破那些看似玄秘的“武器神话”。
标签:
杂谈 |
https://wx1/large/b363e619gy1fhgg8hdoh2j21
这是一张非常罕见的照片,拍摄于1979年3月,地点是地中海。画面上,苏联海军“基辅号”(Kiev,舷号060,隶属北方舰队,左)和“明斯克号”(Minsk,舷号117,隶属太平洋舰队,右)两艘航空母舰(苏联当时称其为“载机巡洋舰”)正在编队远航训练,其中“明斯克号”正与一艘大型综合补给舰进行横向补给。此刻,就在天上,美国海军派出的P-3“猎户座”巡逻机正不停地绕着苏联舰队转圈,有一次甚至紧贴编队侧面迎头穿越,拍下一张又一张高清大图,以便为情报人员提供信息。这张照片就是当时P-3镜头下的产物之一。38年过去,如今两艘巨舰均已黯然引退,“基辅”泊在天津,成了一家主题酒店;而“明斯克”则落户深圳,变身为主题乐园。回望这两艘巨舰游弋大洋的时光,不禁令人唏嘘。曾几何时,苏联海军是一支令人生畏的海洋力量,它走向没落固然有诸多因素,但最为根本的,是对国家制度信心的最终丧失。
标签:
杂谈 |
https://wx1/large/b363e619gy1fgyfhdu8elj21
1941年8月21日,德军在法国不少被占领城市贴出这样的告示。告示的内容是强调,针对任何袭击德国士兵的暴力行动,德军都会以抓捕和处决当地百姓作为报复手段。德军占领包括法国在内的许多欧洲国家后,不甘心做亡国奴的欧洲人民组建了许多地下抵抗组织,利用各种手段打击德国占领军。为了镇压欧洲抵抗运动,德军除了抽调大量二线部队进行武装清剿外,还动用了各种残忍手段制造恐怖,其中就包括这种类似侵华日军在中国占领区使用的“连坐”手法,即只要在某一地区出现袭击德国占领军的行动,就逮捕数倍于伤亡德军士兵的当地居民予以处决,希望用这种手段遏制抵抗组织的袭扰行动。但是在当地居民的积极掩护和帮助下,尽管占领区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欧洲抵抗运动在整个二战期间从未停止。
https://wx4/large/b363e619gy1fgyewa757zj21
标签:
杂谈 |
人类对城市交通飞行化的梦想,几乎可以追溯到飞艇时代。1940年,有一位工业家依据他对交通运输业的理解曾说过这样的话:“飞机和机动车辆的结合体终有一日会到来,你可以一笑了之,但它必将来临。”那个人叫做亨利•福特。时隔70多年,飞行汽车仍然是忽远忽近的科技热点名词。如果说过去人们在飞行汽车上的发展动力屡屡被汽车和飞机抢去风头,那么今天风头正逐渐回归。根据空客集团预测,在现有全球人口增长趋势背景下,不断接纳人口涌入的城市人口增速更快。到2030年世界60%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如果交通仍然固守传统车轮贴地的方式,那么城市交通JAM将变得更加粘稠。
和许多人一样,空客也认为飞行化是未来城市交通合理的发展方向——在拼命立交化的公路交通无法继续争取空间后,运输工具本身行动能力的空间化,将成为必然趋势。为此空客提出一种城市单人飞行器方案,并计划在2017年对这种“飞行的士”原型机进行测试,空客希望无数“飞行的士”可以构成一个庞大的运输硬件网络,和今天的分享汽车一样,使用App软件就能预约使用,其价格不会比目前的计程车更高。
标签:
杂谈 |
2017年3月,苏富比拍卖行卖掉了一艘战舰模型,这艘制造于1903年前后的银制战舰模型,最初估价60000英镑,最终卖出了75000英镑。何以一艘舰船模型能如此昂贵,因为这艘战舰系出名门,它是德国柏林银器公司专门为德国海军制造的银制装甲战舰“腓特烈三世”(Kaiser
Friedrich III)模型。
这件模型长125.5厘米,宽29厘米,高76厘米,细节相当丰富,从德意志帝国海军旗帜,到装具完善的桅杆,到各型主炮和甲板炮,灯具,救生艇,螺旋桨等等,船首装饰着镀金舰首饰,一应俱全。舰尾两侧都有镀金的带王冠装饰的W字母和舰名。展示基座的银制铭牌上镌刻有32艘战舰舰名——它们是德国海军第一舰队的全部成员。
http://wx4/large/b363e619ly1fdogi6pal5j21
http://wx3/large/b363e619ly1fdogi6nxcyj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