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玉瘗--三苏坟

标签:
三苏坟郏县苏轼墓 |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也,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苏洵寥寥数语,逆料二子终身。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苏轼,字子瞻,号东坡。苏辙,字子由,号东轩长老,晚号颍滨遗老。父子三人,并为古文八大家。三苏坟,史载“嵩阳小峨嵋”,实则去山甚远,在郏城西北五十里,地偏路遥。癸卯十月初七,辗转平顶山、郏县,终了二十年夙愿。
三苏纪念馆,陈列三苏生平,中堂画东坡曳杖图,图前封栾城(祖籍)、眉山、开封、凤翔、密州、杭州、徐州、湖州、登州、颍州、扬州、定州、黄州、惠州、儋州、常州、郏县等十八处土壤,示意苏轼踪迹。
宋徽宗元符三年(1100年),苏轼遇赦北归,次年病倒常州,临终语“吾生不恶,死必不坠”,安然而逝。苏辙、苏过扶柩汝州,瘗郏城上瑞里。再十一年,苏辙卒,葬兄墓旁。元惠宗至正十年(1350年),郏城县尹谒二苏坟,以二苏之学实出其父,而眉州汝州相望千里,乃于二苏间,筑苏洵衣冠冢,自此成三苏坟。
出纪念馆,二里至墓园。门联“一代文章三父子,千秋俎豆两峨嵋”。入园迎面“青山玉瘗”牌坊,坊柱阴刻“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语出东坡《狱中寄子由诗》。过石坊为飨堂,墙壁嵌诗碣,皆凭吊苏坟之作。其一曰,“少小诵公文,今来扫古坟。青山随处是,夜雨几回闻。名著何须相,途穷不忘君。挺然留大节,道学听纷纷”,落款“北山李之英”,乾隆二十八年进士,时任郏县知县。
三苏坟在祭坛后,“老泉苏先生”居中,左眠“东坡子瞻苏先生”,右卧“颍滨子由苏先生”。诗文父子,可以永叙。
“少小诵公文,今来扫古坟”,吾不敢为诗,景仰之情,尽在此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