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王阳明故居、墓冢

标签:
王阳明故居王阳明墓 |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明成化八年(1472年),生于绍兴余姚县,封柱国、新建伯,为有明一代,军功授爵三文臣之一,嘉靖七年(1529年),逝于江西大庾县舟中,身后遭廷议,“夺免封爵”、“申禁邪说”,隆庆初平反,追赠新建侯、谥文成。
王阳明倡导心学,主张万物一体、知行合一、致良知。王阳明心学,“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有是意即有是物,无是意即无是物矣。”《传习录》载,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心外。”王阳明与孔子、孟子、朱熹齐名,思想对后世,对日本、朝鲜影响深远,。
故居在余姚龙泉山北麓,寿山堂挂匾“真三不朽”,典出“立得、立功、立言,不朽之事也”;中堂匾书“吾心光明”,出自其临终语,“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后院瑞云楼,王阳明诞生地,因其生时有“瑞云送子”而名。王阳明书法,不囿“二王”而“拟形于心”,行笔或沉着稳健、端庄清秀,或纵笔龙蛇、起伏跌宕,徐渭评曰,“古人论右军以书掩其人,新建先生乃不然,以人掩其书。”
墓冢在绍兴兰亭仙暇山,坐北朝南,背依山岗。因“夺免封爵”,王阳明初葬简陋,隆庆平反后,墓地有所增建,清康乾时多次修葺,乾隆南巡,又御题“名世真才”牌坊。20世纪后期,墓地仅剩墓冢,1987年后陆续修复,墓园石兽移自别处,显得不伦不类。
林徽因《风生水起·浙江绍兴王阳明墓风水形势图》说,“王阳明墓,后有仙暇山为靠,前后小案山回顾对景,山南有溪流缠绕山脚,此地水缠玄武,水聚明堂,呈‘抖水鲜虾’之格局,取鲜虾跃水,生机蓬勃之间。”
癸卯九月廿二,实地探访阳明墓,见其背山矮小,龙虎不抱,来水弱而远,案山遥遥,所谓“上好”,人云亦云耳,愚以为格局平平。
(王阳明题诗摩崖石刻--2021年摄于浚县大伾山大石佛)
(王阳明题诗摩崖石刻--2021年摄于浚县大伾山大石佛)
(正德十三年王阳明家书)
(绍兴兰亭王阳明墓)
(七世孙山西汾州府介休县知县臣王谋文恭摹勒石“名世真才”)
(明王阳明先生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