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人物》538期发《李苦禅“放哨”》
(2025-09-09 14:26:37)李苦禅“放哨”
1930年,李苦禅受聘来到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开始担任该校美术系教授。因才华出众,学校每月支付李苦禅300大洋,这在当时算得上一笔“高薪”。要知道,该校其他教授大多只拿200大洋。
由于300大洋不是一个小数目,经过思考,李苦禅将其分为三份:一份留作自用,一份补贴家用,最后一份,则用来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学生。
时间不长,“九一八”事变爆发,立即激起了全国爱国学生的救国革命活动。李苦禅此时也毫不犹豫地站在爱国学生的一边,他也因此被称为“赤色教授”。
当时,如果有学生参加地下聚会,通知的暗号便是“今晚去李老师家喝茶”。每当聚会的学生来到李苦禅租住在岳庙后面的那个小楼上时,他除了替大家站岗放哨以外,还会提前做好一些饭菜,供那些生活贫困的学生填饱肚子,李苦禅因此成为许多学生心中最值得信赖的老师。
后来,参加救国的张仃(贯成)和凌子风在北京被捕并押送南京,后又改押至苏州反省院。李苦禅得知后,一路从南京追至苏州,以名画家名教授的身份保人。
李苦禅在与反省院交涉时说:“他们两人都是我的学生,我有义务帮助他们。”当时,为了救助张仃和凌子风,李苦禅托了众多关系不说,还破费了大量的银子,最后用了将近一年时间,总算把这两名学生保了出来。
后来,此事惊动了杭州艺专校长林风眠的一位“秘书”(国民党员),他对李苦禅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于是将此事报告上级。最终到了1934年底,学校接到命令,因为李苦禅“不务正业”,没有将心思用在教书育人上,却终日以教授身份屡次支持、掩护爱国学生参加革命活动,影响极坏,故命令校方不得再聘用李苦禅。
面对停聘一事,许多人都为李苦禅感到惋惜,因为当时的300大洋并不好挣。不过,李苦禅却显得心平气和,他若无其事地表示:“工作没有了,还可以继续找。要是让我不帮助那些爱国的学生,我却做不到。”李苦禅的话令在场的人都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责任,他们为捍卫民族利益和尊严,将生死置之度外,令人敬佩。而那些在背后默默帮助他们,与他们并肩作战的人,同样值得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