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人与处世》23期发《可以预支的稿费》

(2022-12-15 20:38:03)
可以预支的稿费
1927年,27岁的王力暂别清华大学研究院,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当时,他还是一个没有什么名气的青年学生,身上并没有多少积蓄,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只能靠打零工赚的钱,买一些低价的面包度日。如果碰到遇气不好,找不到打零工的机会,他就不得不流落街头,挨饿受冻。
当时,一位在巴黎的中国教授发现王力法语学的相当不错,就给他提了一个建议,要他翻译一些法国文学作品寄回国内,以此来换点稿酬,解决生活的难题。
王力觉得这个建议不错,于是,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翻译了一篇小说,将译稿寄到国内。不过,结果却令王力大失所望。三个多月过去了,他不仅没有得到用稿通知,就连退稿通信也没有收到过。心灰意冷的王力干脆不抱什么希望,他一赌气把自己全部译稿统统寄给了当时最有影响的商务印务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的稿子居然被采用了,而且稿费也在很短的时间寄了过来。
从此,王力开始靠翻译作品来赚取生活费用。他一边努力地学习,一边翻译法国文学作品,他总能保质保量地将自己的译作寄回国内,也总能及时地收到商务印书馆寄来的稿费。有时,甚至在他还没有交稿件的时候,就可以先预支稿费,这令王力感动不已。
由于长时间一直处于劳累紧张的状态,再加上饮食极不规律,王力终于病倒了,他只能无耐地暂时放弃做翻译的工作。此时,他手头上的一点点积蓄也因看病花得所剩无几。而在他的周围,没有一个熟悉的朋友可以帮助自己。
万般无耐之下,王力给商务印书馆写了一封信,说明了自己当时的困境,并提出要预支一部分稿酬先用来生活和看病。在当时,如果不是负有盛名的作家,出版社是从来不会答应预支稿酬的。不过,王力却很快收到了预支的稿费。
过了几个月的时间,王力的身体终于康复了,他以较快的速度又翻译了一批稿件,寄给了商务印书馆。就是靠着这些稿费,王力最终才没有再次流落街头。但令王力感到困惑的是,为什么商务印书馆对自己如此厚爱有加呢?是谁在暗中帮助自己呢?
通过在北京的朋友帮助,答案很快就揭开了:这个人就是当时在商务印书馆任编辑的著名文学家叶圣陶。虽然他与王力未谋一面,但是对王力的译作非常欣赏,所以,他在各方面都给王力以关心和照顾。也正是因为有了他的扶持,王力才在异国他乡度过了数次难关。
1932年,王力获得法国文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到清华大学执教。在以后的岁月中,他常常对别人说道:“如果没有叶老的帮助,我根本不可能完成在法国的学业。”
对于叶圣陶来说,也许当年他所做的只是很小的一件事情,因为他只是选用了一位很有才华的作者的稿子。但是对王力来说,叶圣陶的帮助,却使他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岁月,甚至可以说改变了他的一生。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扶持,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也是世界上最甘甜的琼浆,它可以浇灌出纯洁的友谊,也可以显示出一个最美好的品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