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人与处世》22期发《一生的挚友》

(2022-12-15 20:41:01)
一生的挚友
1931年3月,之前因遭遇国民党通缉的陶行知,在流亡日本近一年后回到上海。当时,因为他的通缉令还尚未撤销,所以根本找不到任何工作,由此一来,他也就没有了任何经济来源。
此时,身边一些曾“关系非常要好”的朋友都纷纷故意躲开陶行知,担心惹火上身。就在陶行知心灰意冷之时,一个朋友却大胆地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这个朋友不是别人,此人便是时为《申报》总编辑的史量才。
当时,《申报》在史量才的主持下,成为抗日进步力量的喉舌。对于学富五车又热衷于教育的陶行知,史量才甚为欣赏,于是,他在各方压力之下,邀请陶行知前往《申报》担任管理处顾问一职。这个职位工作非常轻松,说白了,史量才就是想要借此帮助陶行知解决经济困难。对于史量才的热情相邀,陶行知内心非常感动。
更让陶行知没有想到的是,当史量才得知他要发动“科学下嫁”运动时,二话没说,直接捐款十万元作为活动基金,同时还以《申报》的名义,每月发给陶行知生活补贴。除了得到史量才的资助,再加上陆续出版了一些科普书籍,得到了好几笔稿费后,陶行知的生活慢慢地得到了改善,于是,他将母亲和夫人汪纯宜以及几个孩子接到了上海,租住在武定路石库门,终于把家安顿了下来。
当时,史量才身边的一些朋友问他,如此大张旗鼓地帮助陶行知,不担心个人安危吗?史量才表面平情地回答道:“如果我们做事总是怕前怕后,还能办成什么事情?再说,陶行知先生为了革命和义务办学,一直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我们还有什么可害怕的呢?他不就是我们身边最好的榜样吗?”当这话些传到陶行知耳朵时,他更是对能遇到如此知心的兄长感到幸运。
大作家巴尔扎克曾说:“真正的学者真正了不起的地方,是暗暗做了许多伟大的工作,而生前并不因此出名。” 在我们身边,那些不带有任何目的性、且真正无私地帮助我们的人,是值得我们一生珍惜的挚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