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广跑出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加速度”!

(2025-10-17 09:17:08)

2025年,黄广中学学生参加广州市学科竞赛共82人获奖,其中数学21人、物理18人、化学23人、生物20人。较2024年增加22人,增幅达37%。


2025年学科竞赛整体水平稳居广州民办第一、广州所有学校前列。其中,数学竞赛获奖人数占花都区81%,生物竞赛包揽花都区全部一等奖,化学竞赛一等奖和二等奖获奖人数均列全广州市第三。


据分析,2026年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人数有望突破100人,增幅再跃升22%。


联系上述数据,也就理解了学校2025年为什么清北录取人数创历史新高了。




这所被誉为“广州民办中学天花板”的学校,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创新拔尖人才培育密码?


01

两大空白,教材填补



黄广中学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绩跃升的关键,在于其精准地识别并填补了基础教育中的两个关键空白。(拔尖人才培养再突破!黄广2本校本教材填补了行业空白)


长期以来,初高中数学学习存在严重脱节问题,许多初中数学成绩很不错的学生在进入高中后难以适应更高的学习要求。学校自主研发的《初高数学衔接》校本创新教材应运而生,系统性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校本创新教材以代数知识为主、平面几何知识为辅,涵盖了高中数学学习必备,但初中未要求掌握,却在高中教材又没有的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学校领先全国开发了《逻辑思维》校本教材,填补了基础教育的空白。这套教材通过思辨思维、系统思维等高维训练融入学科教学,聚焦学生“见多识广”、“思维冲顶”、“升维拔尖”等能力培养。

黄广跑出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加速度”!

黄广跑出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加速度”!

02

贯通培养,系统支撑



荀子在《劝学篇》中曾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黄广中学开发的《初高数学衔接》《逻辑思维》两本校本创新教材之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依托于黄广教育集团精心构建的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体系。


2023年12月,黄广教育集团获颁“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成为广州市四所获授牌学校中唯一的民办学校。随后,集团成立了由董事会垂直管理的“博雅中心”,专门负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重磅喜报】黄广中学获颁“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全广州仅4所,民办唯一!)


博雅中心精心打造了五维培养体系,以学科竞赛系统设计为基础,构建了小/初/高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的黄金赛道。


该体系采用“分层教学+竞赛培优”的模式,根据学科竞赛的特点和学生个性发展特点,为学生定制专属方案。




03

智慧教育,科技赋能



黄广中学早于2015年开始,在全国首个推行“黄广ABC人工智能教学系统”,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深度融合到日常教学中,该系统通过开展个性化、智慧化、高效式教学,实现“一人一案、一人一卷”的“因材施教”模式,也为两本校本创新教材教学落实,尤其在变式训练、拓展训练中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


04

成果显著,双轨并进



杜甫有诗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黄广中学的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已经结出累累硕果,为学生搭建了升维认知的核心平台,使学生学科素养和解决问题的效率超全省同年级竞赛选手约38%,同时实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优进尖出”的教学飞跃。


例如,在广州市数学竞赛中,黄广中学21名获奖学生中,有5名学生是初中生。他们首次参加高中组比赛就取得了优异成绩。


所有参加学科竞赛的学生在相关知识模块的掌握程度上,都达到了高三学生的平均水平,实现了学科竞赛和高考裸考赛道的自由切换。


这表明,黄广中学真正做到了“以竞赛促高考”。



05

学生受益,全面发展



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黄广博雅班的学生们对两本校本创新教材和课程培养模式感受深刻。


潘同学表示:“在学了博雅课程之后,思维进一步得到开发。然后发现自己解决难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因为在课程里面,老师在引领我们一步一步把思维展开。我克服了畏难的情绪,勇于挑战的精神映射到了我的学习中,我解决各项科目难题的能力也得到提升。”


06

九大学习法,系统支撑



其实,除了两本校本创新教材外,黄广中学还研发了九大学习法,为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提供方法论支持。


这九大学习法包括PDCA学习法、纠错学习法、知识网络学习法、关键词学习法、哲学思维学习法、厚薄学习法、学习梳理法、一题多解&多解一题、举一反三法等。通过聚焦瓶颈式教学、分层教学、项目式学习、游戏化学习等创新策略,黄广中学重塑了基础教育阶段的知识传授与学习方式,让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真正落地生根。


黄广中学的创新实践证明了一点:通过系统性的创新和精准的前瞻干预,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出超乎想象的潜能。


正如《荀子·修身》所言:“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黄广中学用行动诠释了智慧教育系统支撑创新实践的真谛。




07

未来展望,持续创新

2025年是黄广教育集团智慧教育8.0版本升级的重要一年。学校在推出两本校本创新教材,完善了“智慧教育+逻辑思维+贯通培养”的创新拔尖人才培育体系之外,还成立了人工智能大模型专项组,深入探索AI技术在教研、备课、作业批改等环节的创新应用。


北京大学&黄冈中学“双学霸”、黄广集团拔尖人才培养总负责人游烈峰表示在集团各校区校长教学会议上强调:“我们要扎根广州,为广大市民追求更优质的教育贡献黄广经验与黄广智慧。未来,我们将以智慧教育为支点撬动教育大变革、深创新,持续深化‘逻辑思维+人工智能+黄广ABC+黄广九大快乐学习法’融合,书写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黄广加速度’新奇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