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沃森《The Timeless Swing》————第五章 动力挥杆(2):不妨勇猛些

分类: 本侯根/伍兹/汤姆沃森/老米 |
不妨勇猛些
过于用力而失去平衡的挥杆自然要不得,但是不妨试试,看看自己到底能有多快的挥杆速度,保持身体各部分不脱节的前提下,找到自己的大力挥杆节奏。
我们经常互相告诫,要轻松挥杆,这自然没错,但是如果不试试用力挥杆,那就没法知道自己到底能打多好。尔尼埃尔斯和弗莱德卡波斯他们的挥杆常常被人夸为轻松,但是他们的杆头速度是惊人的,大于每小时120英里,下杆渐渐加速,直到触球的刹那的最终爆发。
就像艾尔盖伯格说的那样,挥杆的最大速度是在触球的瞬间。
伟大的本候根在下杆时能做到手腕的延迟释放,然后又能在击球时及时回正。这是力量,是时机,也意味着大量的练习。追求距离的球手,建议试试自己能在下杆时保持多久的曲腕,而又不耽误及时的杆头回正击球。
这里有个问题一定要注意,做到了下杆时的曲腕,但是胯部的转动在下杆时慢了下来甚至停了下来,那就是一个大麻烦,因为这个不协调的结果就是力量的损失,击球时左胯应该已经朝目标方向部分打开了。
装备的建议
我们的装备是否保证了我们能打到最远距离?力量是基础,但是制杆技术的改进让不同年龄打球人的距离梦都有了实现的可能。
到工坊由专业人员用专门仪器对杆做些测试,发射角,倒旋,杆身硬度,杆面角,这些对距离都是有影响的。
现在一号木流行轻的杆身配大的杆头,触球甜点范围因而增大,当然触球的扎实是基础,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和挥杆特性,可以试试这些大头杆。
对于业余球员,我曾经以为用球道木发球是个不错的注意,但是一根有着460立方厘米的杆头,合适的长度和重量,硬度和杆面角的一号木应该是更好的选择。
高质量的测试仪器能够测出使用不同杆的一些数据,包括击球距离和落点的离散模式。甚至选什么样的球,组成最佳的杆球组合,便于打出最好的效果,因为球的专业化程度也是每年都在提高。
让孩子用力挥杆
告诉孩子,在保持平衡的前提下,用力挥杆就能打远。有些孩子击球后,身体往前,这个我认为没关系,但是不能往后倒。我从小就接受用力击球这个建议并因而受益,我认为这条建议对别的孩子也一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