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沃森《The Timeless Swing》————第一章:底弧与脊柱角
| 分类: 本侯根/伍兹/汤姆沃森/老米 |
CHAPTER 1 A CONSISTENT BOTTOM OF THE ARC
第一章:稳定挥杆弧度的底弧

开篇之前,我要强调两个贯穿本书的至关重要的概念:挥杆弧度的底弧和脊柱角。在后面的内容中,我会详细介绍底弧和如何保持底弧的稳定,以及脊柱角和脊柱角的自我检查。这两条是每一次挥杆成功的关键所在,很少有书强调这两条,尤其对底弧。在我看来,真是这两条成了业余球手提高球技的瓶颈。

![]()
*** 底弧
高尔夫挥杆是环形的或者说是弧形的。对于大多数的击球来说,杆头触地应该是在底弧的最低点之前(黄色箭头所指之处)。这样就不会出现打厚或者打薄的球。
*** 脊柱角
球手在球前站位,从腰际向前俯身,背部是直的,膝盖是灵活的,就形成了脊柱角。脊柱就是一根轴线,绕着脊柱上杆下杆,脊柱保持不变。
高尔夫挥杆是弧形挥杆,挥杆的最低部分就是底弧,我们本书要讨论的就是如何在挥杆中形成一个稳定的底弧,这是一个很让人混淆的概念。约翰尼 米勒认为这是形成良好挥杆的非常重要的一环,他在不久前与阿诺和杰克还有我的一次挥杆诊断公开课上讲到了这一条。我很欣慰,因为我们观点一致。
球手们一定要在挥杆中努力形成一个稳定的底弧,这会提高我们挥杆的重复性,这适用于打出草皮的铁杆(一号木和推杆除外)。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底弧,就会出现下面两种情况:触地点在球前,打厚了;或者直接触到球,打薄了。
职业和业余的区别在此。埃迪
梅林斯在一次教学中说,职业总能实现“打痕触球”。底弧总是起于球前,许多业余球手触地过于靠前,或者每次都不稳定,这是成绩不能得到提高的重要原因。学习和理解了本书的内容后,相信对大家都会有帮助的。
如果使用五号铁,梯指示了挥杆弧度的低点,在球前。

如何找到自己的底弧
让自己击球并打起一块草皮,如图所示,我从我站位的中间画一根线,我把球放在线上,我希望我的打痕从线的右边开始,底弧开始于线稍右一点,不是在线上,肯定不是在线左,底弧起于站位中线右侧。
五号铁,正常球位,不同的杆做相应的调整。长铁稍稍靠左,短铁稍稍靠右,这些调整都是在几英寸范围内。
拜伦尼尔森挥杆击起的草皮,是我所见过最完美,其实我们也可以。他的打痕是方正的,浅浅的,如一美元。拜伦很少狠狠地击球,而业余球手就难免了。
下场的时候,试挥决定了挥杆底弧,许多球手试挥和实际击球总是不一致。重量转移不充分,这样杆头触地点就不稳定了,底弧的起点就在球的左侧而不是右侧了。
如果上杆重量转移,那么击球时右膝盖会指向球;如果没有重量转移,出现的情况是击球离右脚较远,底弧会起于球的左侧,就很有可能击出向右的球。
脊柱角是一根轴,我们的挥杆绕着这根轴。从站位到上杆顶点,到击球,这根轴都是不变的。
如果脊柱角能保持稳定,那挥杆就不成问题了,起码挥杆路径稳定了。
在球前站直,然后从腰际开始下弯,同时保持膝盖的灵活,这个下弯的角度我们将在第二章讲述。
适宜的脊柱角会让球手感觉稳定,头部位置也舒服,即使有一些侧移,也不会觉得不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