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忙哥周评(6.11):“美中再接触?”

(2023-06-11 10:42:53)
标签:

杂谈

分类: 忙哥周评

摘要:资本市场很敏感,港股已经先行一步,A股可能迎来弹性提高的时段。

  忙哥周评(6.11):“美中再接触?”


       本周后两天,市场突然有点走强。上证50继6月2日低位中阳之后,周四再度收出中阳线,日线级别底部形态初显。科创50在周五收出放量大阳线,1000点附近三次触碰,有构筑某级别底部的可能。

       上证指数也不乏看点,5月底至今的12个交易日,10阳两阴(含假阳线),大盘在年线附近盘桓多日,却未见恐慌。技术派比较看重的MACD指标,日线也有金叉的迹象。

       相对弱势的是创业板,跌破了去年4月底的最低点。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新能源方阵集体低迷,拖累了创业板的整体表现。摩根斯坦利下调宁德时代评级至低配,目标价调为180元,距离现价-17.8%。

       沪深300和中证500都出现了60分钟级别的底部结构,总之,当前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信号,投资者不宜过分恐慌。前文指出,大盘的波动区间为3400--3200,沪市低点虽多次击穿3200大关,却未能有效跌破。3400点上方为风险区,3200点下方为机会区。

       螺蛳壳里做道场,精准博弈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比如5月份的下跌,我们对“五穷”行情早有准备(主观判断),且有机器狗仓位指数护体(客观验证),我的净值毫发无损。

       究其原因,今年指数收敛型波动是表相。货币宽松和经济复苏不力,是根本原因。2023年至今的主流板块上涨,都呈现出概念、题材炒作的特征,各种小作文满天飞。数字、AI(算力)方向,吸引了大量资金的参与。仅靠故事催生,股市是很难走牛的。

       元月2日,我在年度投资报告会线上首秀,提前发布了上述预判,事后的发展只是验证,策略微调而已。

       那么,本周后两天的市场异动,是否有外部诱因?答案也并不玄妙,那就是中美恢复接触,且传闻下周布林肯18日访华。原本于2月份访华的计划,因为“流浪气球”推迟,致使中美关系陷入冰点。前几天,美国副国务卿及商务部等官员先一步来华打了头阵,应该就是为布林肯铺路。

       下半年,中美元首还有会晤的契机,总不能像现在这么僵着吧。经济疲软、股市低迷,受中美关系日渐紧张影响较大。布林肯这样的重磅人物来访,预计可能会见最高领导,有可能提振市场信心。

       再看人民币汇率,5月份趋势性贬值,是A股走弱的重要因数。(更多资讯,可关注视频号,5.24宏观直播第2期,“汇率波动,如何影响A股?有回放)

       美元指数走强,固然是原因之一,但5月份美元指数上涨2.52%,人民币离岸汇率贬值2.77%,幅度超过美元指数上涨幅度。 

       根据巴西央行的报告,截至3月份,人民币已取代欧元成为第二大外汇储备货币。在阿根廷,政府于4月宣布,从中国购买的商品将开始以人民币而不是美元支付,以保持其疲软的国际储备。最新的消息是,玻利维亚也在考虑用人民币结算。

       南美多国用本币和人民币互换,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固然是好事,但也未必意味着他们在“抛弃美元”,“拥抱人民币”,更有可能是因为美元储备不足。据报道,过去的三个月,美元短缺加剧,玻利维亚人面临美元银行业务的限制。

       南美是资源国,通常对我们有贸易顺差,结余的人民币,可以在离岸市场抛售,兑换成美元,以弥补其美元储备的不足。这或许也加重了离岸市场人民币的抛压,对于中国来讲,人民币的真正输出,要看有多少国家愿意把人民币当成储备货币,而不是临时周转。

       这样,我们就可以享受“人民币霸权”,开动红色印钞机,像全球输出人民币,换回资源。

       中美之间,谈比不谈好。拜登政府寻求与中国对话是希望与中国建立类似美国和俄罗斯在冷战时期的危机管控机制。对此,市场表示欢迎。

       资本市场很敏感,港股已经先行一步,A股可能迎来弹性提高的时段。

       高考季结束,下周恢复正常直播,周一解盘(晚7点半--8点半),周三宏观(晚8点到8点半),欢迎新老朋友光临、关注、转发。

       行情方面,明晚细聊。想了解VIP组合或咨询手中个股的,可加入VIP,详情找助理小王咨询(mange2863)

忙哥周评(6.11):“美中再接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