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公羊传·桓公第二
(2024-12-06 07:36:26)
案时月日例,盟例日,小信则月,大信则时。书日,为不信之辞。
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于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器从名,地从主人。器之与人,非有即尔。地之与人,俄而可以为其有矣。
结言而退最讲信义,是正道,胥命则需以命相誓,盟则更需歃血。
行过无礼谓之化,齐人语也。
阅兵分为三等:一为蒐,即两年一次,检阅士兵。二为大阅,即三年一次,检阅兵车。三为大蒐,即五年一次,检阅兵车与士兵。
君存称世子,君薨称子某。
征伐之道,不过用兵,服则可以退,不服则可以进。火之盛炎,水之盛冲,虽欲服罪,不可复禁,故疾其暴而不仁也。以火攻人,始于鲁桓公,前此未有。
贵者无后,待之以初。
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烝。此为宗庙四时祭之名。四时所荐之物不同,祭名含义亦不同,何休云:“(春)荐尚韭卵。祠犹食也,犹继嗣也,春物始生,孝子思亲,继嗣而食之,故曰祠。(夏)荐尚麦鱼,麦始熟可礿,故曰礿。(秋)荐尚黍豚。尝者,先辞也,秋谷成者非一,黍先熟,可得荐,故曰尝。(冬)荐尚稻鴈。烝,众也,气盛貌。冬万物毕成,所荐众多,芬芳备具,故曰烝。”
父母于子,虽为天王后,犹曰吾季姜。
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天子之居,必以众大之辞言之。
权者反于经,然后有善者也。权之所设,舍死亡无所设。行权有道,自贬损以行权,不害人以行权,杀人以自生,亡人以自存,君子不为也。
“黍稷曰粢,在器曰盛。”
复归者,出恶归无恶。复入者,出无恶入有恶。入者,出入恶。归者,出入无恶。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