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秋公羊传·隐公第一

(2024-11-07 07:34:58)
标签:

隐公第一

杂谈

分类: 春秋公羊传
       “五始”指的是: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元年是天之始,春是岁之始,王是人道之始,正月是政教之始,公即位是一国之始。
       “灾者,有害于人物,随事而至者。异者,非常可怪,先事而至者。”
       古人认为,朔日食是日食之正;二日食是“日行疾,月行迟,象君行暴急”;晦日食是“日行迟,月行疾,象君行懦弱”。
       葬者曷为或日,或不日?不及时而日,渴葬也。不及时而不日,慢葬也。过时而日,隐之也。过时而不日,谓之不能葬也。当时而不日,正也。当时而日,危不得葬也。
       按照礼制,诸侯朝觐天子,方出国门;朝罢天子,方朝诸侯,此称为“朝罢朝”。在朝天子或“朝罢朝”得途中,两君猝然相遇,则用遇礼,称先君以相接。
       遇礼虽是猝然相逢,施礼时亦有宾主之分,礼制上是“近者为主,远者为宾”,而《春秋》中的遇礼,多为一方邀请另一方,被邀请的一方恐有不虞之祸,故《春秋》在书写时,以见要者为主,明当戒慎之。鲁国的情况则不同,若鲁君主动邀请,则言“公及某君”,因“及”有汲汲之义,此条即是;若鲁君被邀,依照孔广森的说法,就书“某君会公于某地”,如“郑伯会公于斐”。
       曷为或言率师,或不言率师?将尊师众称某率师,将尊师少称将,将卑师众称师,将卑师少称人,君将不言率师。
       《春秋》贵贱不嫌同号,美恶不嫌同辞。
       隐无正月,表明隐公不自正为君,终无有国之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