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太空旅客》:这是旅行,还是在玩命?

标榜着“太空版《泰坦尼克号》”的《太空旅客》并未能演绎出如前者那百年传奇般的真挚和震撼人心,种种纰漏和生拉硬拽的叙事逻辑让人只感这是一场连小学生的想象力都不如的狗血低幼成人童话,可以说整部电影除了那精致迷幻的宇宙深邃之美或可让人叹为观止外,几乎是一无是处。剧本的糟糕是这部电影最大的败笔。
外表虽披着科幻的外衣,内里实则就是一起改头换面独唱版《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男主因为飞船事故提前醒来,发现其他人都还没醒,赖不住旅途中的孤独寂寞,于是用坏坏的手法唤醒了一个女孩起来陪伴他度过漫漫旅程。其他五千乘客等同于空气,对生死都不关心,对外界一无所知。更奇葩的是,整艘飞船的旅途进程所有人包括工作人员都无一例外如僵尸般进入沉睡中,完全依靠飞船的自动驾驶系统匀速全进。结果中间被一颗陨石撞伤导致男主意外提早了90年醒来。描述得颇为科幻,其实就剧本来说,不外乎是为了凸显男主的地位高不可攀——其他人都如死人,只有男主是活人。百思不得其解影片中为何所有人对智能系统如此信赖,竟然放心大胆将五千多人的性命交于这些冰冷的机器手中不闻不问,丝毫不会考虑一旦出现危险应该怎么办?当然,在影片中,对于这个问题也作出过解答,不过答案目瞪口呆,要么是告诉你这艘飞船绝对不会出问题,要么告诉你即使出了问题系统也会重启而且还有自我修复,总之一句话:这艘飞船百分之百是安全的。
我不知道未来的科技究竟会发达到什么程度,我只知道无论你的智能系统多么完美无缺,无懈可击,都不能保证它一辈子不会出现故障。影片伊始,飞船就遭遇了陨石群的撞击,而所有人却浑然无知,连工作人员都集体进入“死猪”模式。这种巨大的漏洞和风险规避难道作为制造公司和运输公司的当局会不知道?这艘飞船的智能模式不可不谓先进,什么都能智能,吃饭,睡觉,喝水,玩游戏,做运动,治病,诊疗等等,未来能想到的科幻元素差不多在这部片中都能找到集中体现,但我想凡是看过这部影片的人绝对不敢乘坐这种毫无安全保障的作死旅行,更没有人愿意为飞往他方星球的兴奋而莫名其妙沉睡在休眠仓中90年。
当主角由于飞船故障而提前90年醒来时,发现所有人都在沉睡的设定本就有明显问题,前面已经说过,把身家性命全权交给智能系统而倒头大睡90年压根儿就是一种让人瞠目结舌的抽风设计,而休眠仓由于意外导致的损毁却无法修好就更是一种想抓狂的连环抽风设定了。别忘了,飞船上一共有五千多人,连被陨石撞击都不知道,这是一件多么啼笑皆非的事!
片中男女主角的恋爱模式没有什么新颖之处,顺理成章的老旧套路,包括后面男主想牺牲自己拯救全船人性命以及成全女主对美好未来的规划,都是典型的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套路原封不动照搬。乏善可陈不说,实在难引起大家的共鸣,更遑论有何感动了。
本来片中有一个非常值得一提的哲学悖论,就是当男主在茫茫宇宙漂流中由于孤独活不下去时用非道德手段唤起女主和她共同承受这种非人孤独的时候,是否真如女主口中愤怒谴责的谋杀呢?这看似一个具有争议的道德问题,但放在影片中来分析,其实根本就是一个幼稚的笑柄。因为影片从伊始就建立在一堆随处可见的漏洞之上,甭管是男主的提前清醒还是男主打歪脑筋让女主清醒,都是在种种漏洞之上出现的问题,问题本身就有问题,何来正确答案?退一万步来说,就算男主不唤醒女主,女主就能安全到达目的地,就能重新开始新生活了?别忘了,飞船遭遇陨石撞击的时候只有男主一个人醒了过来,正是由于这次撞击,才导致飞船险些爆炸,如果不是男主好莱坞英雄主义似的拯救,别说是女主,只怕大家都会被宇宙的洪荒之力压得尸骨无存、飞灰湮灭吧。
罗毅祥,1991年出生,现居四川省成都市。从小酷爱文学,一朝沉浸其中,便如痴如醉,不能自拔,为追寻文学梦想矢志不渝。踏上了孤独的文学之旅。于是,废寝忘食地阅读,日日不间断地勤奋写作成为生活的主旋律。短短两年时间已完成《流火》、《有女如荼》、《酷似江湖》、《朝歌》、《众神笑》等五部小说,已上市。
另外:经典童话《狐狸的故事》、朝歌的兄弟篇《朝暾》以及悬疑剑侠小说《晴天望月传》也已创作完毕。
更多精彩内容或交流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地址:http://weibo.com/2975636134/profile?is_a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