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智慧比坚强更重要--一个癌症的重生手记(47)

(2012-11-28 09:02:35)
标签:

重生手记

杂谈

    癌症病人是否正在被治死?

    严格说来,无论“15%”、“17%”,还是“三分之一”,都只是一种未经临床医学证明的“治死率”。但是,没有人能够否认“治死”的事实普遍存在。

    所以,这个问题也许应当这样来问,究竟有多少癌症病人正在被治死?

    你只要知道每年全世界有大约1000万癌症患者去世(其中有接近200万人是中国人),就可以很容易地估算出,在一连串艰难痛苦的治疗中,“被吓死”和“被治死”的人一定数量巨大。

    可惜的是,我们这个世界每天投入无数人力物力,去证实形形色色的“治愈率”,这给病人带来巨大期待。同时却只有很少的人能够认真面对“治死率”的问题,其结果是误导不少病人走上“过度治疗”的歧途。

    我见过不少苟延残喘的癌症患者:面无人色,口舌溃烂,头发脱落,四肢畏缩,把咽下的每一口饭每一滴水都吐出来,惨淡赢弱之状已无人形。如此大规模存在着的悲惨景象就像电影一样在眼前闪烁,让我备感失望,同时加深了我的疑虑,随之而来的想法也就更理智更现实。

    癌细胞各色各样,病人的肌体更是千差万别。其治疗手段究竟是激进一些好还是保守一些好?每个医生都会有自己的观念,每个病人也都会有自己的体验。同一种治疗手段,用在这个人身上恰到好处,用在另一个人身上就可能是“过度治疗”。这中间包含了科学性和必然性,也充满玄机、侥幸和偶然性。即使一个医术精湛、一心向善、绝无私念的医生,也难以做到处处周全。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迄今为止对于癌症的临床治疗模式,主要是由“试验”主导的,一种方法不行就再换另外一种。

    然而生命是我们自己的,不容我们有一点闪失。

    我们当然可以说,“我很坚强。无论多么痛苦的治疗我都能抗。”我敬佩和尊重那些用坚强意志与疾病做斗争的人。可是,我这样喋喋不休地对自己说个没完,主要的目的不是激励自己“坚强地面对死亡”,而是提醒自己赢得更多的活的机会。

    我想说的是,假如我的“坚强意志”不仅不能遏制癌细胞的扩散,反而成了“过度治疗”的怂恿者,进而与癌细胞沆瀣一气,里应外合,让我的“赢弱身体”更加赢弱,又会怎样?

    很明显,对于我们这些癌症患者来说,仅仅凭借“坚强”是不够的。我们应当是一个坚强的患者,同时我们也应当是一个聪明的患者。

    在很多情况下,智慧比坚强更重要。

    我会接受本该属于我的治疗,并且做好准备承担这种治疗带给我的所有痛楚。同时我也会尽可能为自己避免“过度治疗”。就算我的疾病已经不治,我也希望能够安静、从容地走完我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

    说到眼前,仅仅是体内的癌细胞就已经够我应付的了,我可不希望再来一个雪上加霜!

    (待续。摘自《重生手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