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重新上线顺风车服务,司机为何纷纷卸甲退役?

标签:
滴滴出行顺风车 |
分类: 科技生活 |
滴滴顺风车在2015年刚上线之时,车主们挣到了油钱省下了成本,乘客也方便了出行,上门接送到位的服务,比摩托车 公交车便利的多,尤其是偏僻地带的乘客,更需要顺风车接送上门,改变了过去搭摩的的出行方式,当然,这一定程度让摩的师傅们的收入减少,但摩的师傅们也没有运营资格啊。至少小车出行是铁包肉,好过摩托车的肉包车吧,安全系数要大得多。
http://pic.rmb.bdstatic.com/15293921782c0cfdf85234910d0dabff83030a5ff0.jpeg
然而,现在的新规下司机大量退出,实际上是车主们对滴滴长期以来不尊重司机和车主、利益分配机制不公的反应和市场选择。长期以来,车主们被高抽成(抽成就抽成吧,还加个平台费)、低到手、假补贴,收入比出租车司机赚得少,车损油耗、事故风险、养车成本都在上升,还有监管罚款等等....如此不平等的利益分配机制下的司机,不是滴滴在特定时间段象征性多来点补贴就能挽回的。
同时,有一位司机网友留言说:他是15年注册的顺风车,凭良心说那时候的平台,他觉得比较靠谱,天天上下班都有顺路的人可以带,基本上加的200的一箱油,跑完之后都能得到200的资费,而且带的人都比较顺路,主要是那时候的乘客也比较容易沟通,不知道怎么回事,差不多一年左右,感觉变了,什么都变了,平台明显的偏向乘客,一旦与乘客发生纠结的问题,平台首先偏向乘客,不管司机的想法。
而且,现在的乘客也是一个比一个不靠谱,一接单,就说赶时间快点到,可是每当他准时到达起点很少遇到能准时到目的地等的,更不要说提前到达了,还有的乘客竟然要求得要进小区,简直当专车了,所以,直到今天,今年几乎没带过了,带的那几次还是因为平台发了补贴跟熟人相互接单赚补贴的。
最后,综合来看滴滴恢复顺风车夜间服务,只是意识到车主和乘客的表面需求,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和权益尊重需求,希望滴滴能反省,给司机车主们应得的利益和权益公平的尊重和保障;另外也还是希望美团打车、高德顺风车、首汽约车等平台尽快壮大,滴滴多几个竞争对手,这样对车主和乘客来说,才更有意义,更公平,也更有利于行业生态平衡。不然的话根据墨菲定律,在滴滴这么大的体量下,将会再次发生这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