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房引发的议论
(2022-08-31 10:02:18)由买房子、买房子、买房子引发的议论
最近网上的一个视频被多人转发或评论,不过它注定火不过明星开房的八卦新闻,尤其是年轻人,或许是中小学时的教育缺陷,家国情怀先天不足,不仅如此,由于格局的限制,他们缺乏挺身而出的血性,除了热衷毫无风险的“娱乐至死”,甚至连自身的合法权益都麻木不仁。基于这样的惯性,我认定关于房地产争论的话题,一定火不过床上的故事。
视频中,某县委书记在参加当地房地产交易会时,站在台上呼吁大家要踊跃购房,要买了一套买两套,买了两套买三套,买了三套买四套,总之一句话,就是买、买、买。堂堂县委书记,降格为沿街叫卖的小贩似的,网上一边倒的吐槽,想过这书记的不易吗?想想,这个县的财政假如不是到了快揭不开锅的境地,假如土地经济不是这个县的主要收入来源,县委书记用得着求爷爷告奶奶地央求大家多买房吗?没办法呀,吃财政饭的嘴太多,都嗷嗷待哺地张着等米下锅,这才逼着书记出来叫卖的,理解吧。
不过,在理解书记的苦衷和敬佩他勇气之外,我再找不到其他为其站队的理由,相反,我的很多感想倒是与围观网友的观点更相近。当然,照本宣科与率性的即兴发言相比,老百姓欢迎的还是后者的真,但率性不是任性,脱稿不等于脱缰,作为公众人物,尤其是本县的一把手,你的发言首先考虑的应该是民众的感受和接受度,不然,被房地产的不景气搞得焦头烂额的你,干嘛不以破口大骂来释放自己的焦虑?我在留言区见到最多的是“钱哪来”的质疑,有人甚至将这位书记与听说饿死人感到不解的晋惠帝相提并论,由此可见,几乎没有人认可书记的发言,不被待见,说明你的推销并不成功。
除了蹩脚的推销,另一凸显的是当地经济过于单一的问题。试想,如果此地有很多支柱产业,有类似华为那样的企业,税收充足到钵满盆满,还用得着县委书记抛头露面为房地产拉客户吗?正是由于过于依赖房地产,懒惰到长期以来钱快、来钱多的卖地维系地方发展和运营,在房地产出现严冬无以为继后,受惯性思维左右,还在异想天开,继续对房地产抱有幻想,甚至幻想人们踊跃购买三套买四套。从发展的角度看,这个地区的领导班子应该调整,不是因为书记为房地产站队,而是因为他们除了房地产,似乎没有其他更多发展经济的好办法。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来钱快的卖地模式,虽然当时让地方政府衣食无虞,但由于钱来的太容易,安逸舒适的时间久了,限制了他们的创新和艰苦奋斗的能力,也算是盛世危言,这种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县委书记天马行空般的展示,引发的思考,更使我们认识到,优良传统的回归,任重而道远。我党的艰苦历程中,一直贯穿始终的是,发动群众、团结群众、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应该说,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我们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着巨大的优势,我们党是最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的,是最了解人民群众的,然而,这一切在堂堂的县委书记身上并没有体现出来,“买、买、买”,相反体现出的是不接地气的信口开河,难怪百姓要拿他跟晋惠帝比。我特别想知道,面对媒体和下属,他何来的底气,发出“买了三套买四套”的要求和呼吁时?这是否与下属的低眉顺眼和谄媚有关,是不是被下属长期捧出的良好感觉,膨胀到自以为可以指点江山的程度?遗憾的是,网络不是你的圈子,这里没人惯着你。
虽然书记的“买、买、买”与民生息息相关,虽然被买房坑苦的民众此对深恶痛绝,但一阵追风似的热议之后,注定没有谁会关心事态的进一步发展。正如我所欲料的,在一些人的眼里,再无聊的窗帷八卦也比柴米油盐有趣,假如有更多的人关心粮食蔬菜,参与自己所在城市的一些事务,那位县委书记一定深思熟虑后才会开口。
不管书记如何鼓励,不管所谓的有识之士对房地产的前景如何乐观,房地产的辉煌只能是昨日黄花,与其把发展的希望继续寄托于房地产业,不如另谋出路,在农业和实体经济上下些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