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

(2022-08-31 09:56:05)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

 

只要识字,一定都会明白这副对联的意思。当你觉得我这句话没毛病的时候,或许你已经错了。因为这只是对多数人而言,对听不懂人话的,那就要另当别论了。给我造成这样的认知并不断加深印象的,是一些人网上的奇葩言论。比如:有人介绍日本的医保现状,听不得日本医疗保障比我们好的人, 立马跳出来反驳,可能是考虑到睁眼说瞎话对自己的不利,所以他就另辟蹊径,指责介绍人说,既然日本那么好,为何你不去日本?类似的很多很多,我常想,具备这样的思维,脑残片的药力肯定不行,唯一的治疗措施还是回炉吧。表扬一个人,赞扬一件事,这是任何人都有的经历,你不能说谁好,就去谁家住吧。这样智商,你上网除了丢人现眼的搞笑,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对付这样的人最好的方式是忽视。

过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解放前,经常会在药铺门前看到这副对联,虽然做为商家,药铺也怕倒闭,但是毕竟吃药跟吃饭的性质不同,去饭店是好事,没听说谁抢着去药房的,所以,为了安慰不得已进来的人们,许多药铺就挂出这样的对联。都说社会在进步,其实也未必,前些年的医疗改革,最鲜明的特征就是遍地的药房。因为药品的利润丰厚,嗅得商机的人们各显神通,以“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效率,迅速让药房“千树万树梨花开”。然而,近三十年过去了,谁可曾在遍地的药房里见过这样的对联,恰恰相反,我们最常见的是药房的各种促销——办会员药品减价;买药送鸡蛋、豆油等——鼓动人们多买药。这种赤裸裸的拿药房当饭店开的行为,比之过去的对患者的同情,你能硬说成是社会进步吗

诱使我有这样的感慨与联想,是本人最近的一段经历。前些天,在跟同事的踢球中,我不幸将跟腱拉断,撕心裂肺的痛疼直接把我疼进了医院。一番各项身体指标的检查后,在被推进手术室前,医生跟我进行手术方案以及风险的沟通。总体看,这是一个不得不做的手术,风险自然也就得承担,可手术可供选择的方案应该不止一个,在确定采取微创后,主刀大夫以不容置疑的语气告知我,其中两项内容需要个人自费。术后已经两周多了,时至今日,我依旧不知道这自费的是必选项还是自选项,因为,医生与患者存在信息跟术业上的严重不对称,或许规定中有些治疗技术手段和材料可以不用,当医生以特坚定地语气跟你沟通,很容易让患者误认为这些都是必选项。出现这样的疑惑,是住院期间与护士及患者的交流,遗留的“后遗症”。其实这种疑惑是没必要纠结的,由一个人的语气造成的误判,即使双方对簿公堂,最理想的状况,责任也是五五分,毕竟法律是讲证据的,没有白纸黑字的真凭实据,结果可想而知。虽然语言、语气的使用造成患者的误判,我们可以不去计较,但是整个治疗中医院的态度,我们还是有些感触的。似乎是受大环境的影响,也许是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住院期间,感觉医护人员个个如惊弓之鸟,除了收费不含糊之外,任何话说得都很模棱两可,看不到一点对患者发自内心的同情。以出院为例,大夫理应在之前告知患者,多久需要复查,石膏板需要戴多久,然而这最基本的都被轻易地忽视了,最真实的感觉是,金钱是医患间唯一的联系。

不知为何,这次住院经历带给我的唯一收获是,它使我对医保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表面上看,医保负担了一部分治疗费用,似乎是对患者有益,比如这次我的总费用是两万多,即使医保报销九千,我的实际支出也在一万多。假如取消医保,实际个人只负担三千或四千,请问有医保好,还是取消的好?不可否认,医保对推高治疗费起到一定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当患者天真的以为医保可以为自己解决问题的时候,万万不会想到,医保本身就是问题——药品、医疗耗材的价格,会因在医保的掩护下,出现高价输送给患者的可能。假如这种假设成立,医保还有设立的必要吗?

其实有无医保对患者真的没他们所想的那么重要,“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如果医院不再冷血,对患者多一些同情,不以住院和就诊率衡量医护人员的业绩,宁可架上药生尘,也不希望人生病,最终缓和的不仅是医患关系,社会也必将更和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