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眼中的社交网络

(2013-05-07 07:42:46)
标签:

评论

杂谈

分类: 随感

    很快LinkedIn联系人就要突破200人了,最近QQ群和微信群也加了不少,手机放在那里经常“滴滴”作响,熟悉的陌生人,陌生的熟悉人,觉得世界真的很小很小。多少年没见面的老同学居然近在眼前,失散多年的旧同事也都知道了去向,才见过几次面的新朋友也可常常聊天,增进了解,其中也不乏知音。你联系我,我通过你联系他,他再联系她……找某个知名人士,原来他也不过是你的第三度人脉,六度人脉的理论在网络时代那么清晰,触手可及。

    就拿LinkedIn来说吧,觉得它很不错,很多人把这做为找工作、扩大人脉的一个方法。从上面可以看到很多熟悉的同事你所不了解的背景和他/她今后的去向。许多人把自己的简历等于就公开了出来,从简历的描述可以了解这个人,是保守还是炫耀,我还见过一个以前的同事,把自己的工作经历吹得天花乱坠,完全夸大成不合实际,如果是正式的面试简历造假就会受到鄙视甚至惨遭开除,但是在社交网络上他这么活跃也没有人评判他,还有不少人给他背书,他也刚好发挥了自己社交的天赋,很快他的联系人就突破500,而且他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社交网络之所以如此热,确实因为它很有用,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不但和旧友能保持联系,能帮助你找到志同道合的新朋友,还能让你找到心仪的工作或者合适的人才。

    但是工具永远只是工具,用的如何完全取决于使用的人,线上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线下如何。曾几何时,我常参加各种金融方面的论坛,认识了很多投资人士和创业精英,然后我试着用LinkedIn联系他们,有些邀请他们根本就没有接受;还有些虽然接受了但不过打个招呼而已,没有再进一步的沟通;还有些比如有共同的爱好和话题的就会一直交往下去,大家会相约见面聊天打球等等,就真的成了朋友。包括曾经共过事的同事或者一起读过书的同学也是这样,如果当初在一起的时候就情投意合、关系融洽,或者你曾经帮助过他/她或得到他/她的帮助,那么在线上再相遇就会特别开心,大家聊得意犹未尽;但是那些你们在一起的时候就没有多少共同语言,甚至有隔阂、刁难过你的人,那么即使在线上相遇也不过打个招呼而已,不想和他/她再多联系。有了社交网络,我们的朋友圈或人脉圈好像是扩大了,但是基本原则还是一样,你们之间必须有可以交换的场,这种交换可以是四个纬度中的任何一个:身体、心理、社会和灵性,你们可以在身体也就是运动方面互相交换,一起打球、一起爬山、一起探险;你们可以在心理上互相沟通,大家一起谈心,烦恼和困惑在交流中慢慢消失,这种朋友是你情感的寄托;还有在社会方面的交换,他/她能提供你所需的信息和社会资源,甚至能帮你找到理想的工作和你的事业,而你有自己的愿景,充满热情和智慧;最后一种是灵性方面的,你们有共同的信仰或做人原则,你们能够在心灵层面互相交流,这种是特别难得的知音。朋友圈或人脉圈可以放大你的能力,但是如果你不从自己的内在出发,确定自己的价值观,发展自己的爱好和情趣,培养自己的核心能力,没有任何可以和人交换的东西,那么那些联系人永远只是闪动的头像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