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酬神堂会”的药神戏《药王卷》 张卫东

(2016-11-12 21:39:55)
标签:

历史

文化

杂谈

娱乐

“酬神堂会”的药神戏《药王卷》

张卫东

  《药王卷》是典型酬谢药神的传统戏,但通常只作为吉祥的折子戏或中轴戏出现,大轴戏则由戏提调安排一些为观众喜闻乐见、脍炙人口的时令戏。

  《药王卷》的剧情是,唐贞观初年,太宗李世民的皇后染病,众御医治疗无效。其时,孙思已弃官多年,流走江湖行医为生。唐太宗召请孙思邈入宫,但不准与皇后接触诊脉。孙思乃令宫女将三根九尺长的红丝绳悬于皇后的右手腕寸、关、尺处,进行所谓“悬丝诊脉”,结果诊出皇后身怀有孕。太宗不信,因皇后并无怀孕征兆。孙思邈却断定皇后所怀是一难生早产小胎,要用金针刺胎心使其顺产。太宗与众臣大惊,后经徐勣保奏,同意其针灸治疗。后来,皇后果然平安生下皇子,皆大欢喜。

   事后,唐太宗赐予孙思邈黄金、锦缎,并留其在太医院任职,均被孙拒绝。太宗无奈问:“莫非你要做王不成?”孙思邈不言,于是太宗乃封其为药王,孙这才叩谢皇恩。后二月二日成圣。

   尉迟敬德闻太宗封孙思邈为药王,力阻谏,请求将原旨追回。这时。孙思邈已出长安,往终南山而去。尉迟敬德快马追至,孙从葫芦里取出红、黑两粒药丸赠送尉迟,并言日后必然有用。尉迟断言孙思邈行医修道难成正果,于是与孙打赌击掌而别。

   孙思邈行至山中,遇一虎生病,孙用手铃(“虎撑子”)撑住虎口,取出卡在喉中的骨头,治愈伤口,老虎点头鸣谢。东海龙王敖广喉中生疮,闻孙思邈医术高超,变成一白衣秀士请其诊病,孙看破其并非凡人,但须现出本相才可医治。龙王听从劝告现出原形,孙用药散为龙王敷治后痊愈。为答谢孙思邈治病之恩,龙王告诉孙,如在风火洞修炼能早成正果,并命龙子、龙侄代其扫除。孙思邈苦心修练,终成正果。尉迟敬德死后,魂魄被孙思邈摄获,孙言当初与其打赌之事,尉迟自觉惭愧无地自容,孙遂令其为自己站班,以证当年之赌。

http://s13/mw690/003dJzb5zy76mKSVymE5c&690张卫东" TITLE="“酬神堂会”的药神戏《药王卷》 张卫东" />

  《药王卷》又称《药王成圣》,京戏只演其中部分故事,其秦腔传本由河北梆子继承演出,唱、念、表演丰富,情节亦较完整。

   北京的酬谢药神堂会大多于旧历四月二十八日,药王爷生日时,在庙台上演出。一般由医药界行会出资主办,或者药王庙及庙主出资主办。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求药信士还愿送戏;或医药界人士办“寿庆堂会”、“弥月堂会”时,也常点《药王卷》作为应景戏。

   佛教、道教诸神事迹很多,所以“酬神堂会”的吉祥折子戏剧目也很丰富,并且有些戏可连演大轴,即当时梨园行所谓“开场后即是正戏”。

   旧时,各行业为抬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多把佛教、道教中的某位神圣奉为本行业的祖师爷,每年定期由行会首领,或这些神庙的主持出资举办“酬神堂会”,在庙中戏台上演出,因此,又称“庙台戏”、“社戏”、“社火”。鲁迅的名篇《社戏》对此有过生动的描绘。因是在庙中戏台演出,从不向观众索取报酬,所以一般百姓都将此视为庙会“大集”,观者如云。

   北京药王庙戏台在东直门里路北,现在只是剩下一座山门。还有就是崇文门外东晓市的药王庙戏台,这里也是京城祭祀药王最隆重的庙台。城外最为盛名的则是右安门外看丹药王庙,那里则是西南郊最大的药王庙会。在卢沟桥拱极城,即现在的宛平城东门外也有一座带戏台的药王庙,这里不仅酬神唱戏还是在东南角楼拜魁星的风俗,现在这座药王庙早已荡然无存,而那座魁星楼也不似当年的多脊三层模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