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卫东为周如风作《情到此间怎由人》序

(2013-03-17 10:46:58)

为周如风作《情到此间怎由人》序

张卫东

 

 爱情,是人生永恒的主题。

 也是个难题!

 没有爱情写不出诗,有了爱情却可能过不了日子……

 历史上的圣人们对待爱情,都是失败的!

 老子没有爱情,孔子不提爱情,佛祖有过婚姻却舍身出家修行……

 但是,古代文人对于爱情的追逐却是如火如荼,无论是曹植的《洛神赋》还是汤显祖的《牡丹亭》,再到曹雪芹的《红楼梦》……面对爱情,他们讲述的故事不但炽热,且越来越细腻委婉、曲折离奇。

周如风的这本解读戏曲爱情故事的著作,会告诉您在那个说书唱戏劝人方的时代留下的爱情注解,却不是现如今视爱情如游戏的花样儿文字。

戏曲中的爱情故事,往往是为风俗为教化而作,但此书却没有按照那样迂腐的俗套写作。这是一个青年人在读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和“溺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之后,在看过了“伯劳飞燕各西东,尽在不言中”和“语娉婷,相将早晚伴幽冥”之后的感悟。

随着目前戏曲舞台表演艺术的不断发展,戏曲爱情剧目必定会重新成为人们关注和欣赏的对象。这或许也是戏曲文化影响的后置性吧,而这本书,便是因这后置性诞生的。青年人眼中的戏曲爱情,一定也是充满青春活力的。

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古之常理,亦能想象到古人对爱情的钟情与执着。而这些,都在那婉转多情的唱腔中,在飘逸灵动的水袖里,一点一点地被演绎了出来。我们不禁感怀起古人的爱情,那绝对不是儿戏。

现如今的社会中,爱情故事可谓极度丰富。但是,古人对爱情的责任心,今人恐怕以媲美。情和婚姻是两个人共同的终身大事,是人生的归宿,无论怎么样,总要建立在色不寝二的规矩上。当然,也有那些视之如草芥的男人,所以戏曲故事中就出现了诸多薄情郎,但他们所得的结果,无一不是让观众们骂得狗血淋头,甚至还要遭受鬼魂索命的报应。

老夫子辜鸿铭说过:一夫一妻没有好处,也不是正常的婚姻。一个茶壶只能配四个茶碗儿,谁见过一个茶碗儿配四个茶壶的道理!这句话固然不符合当今的婚姻制度,但也闪烁出男人一定是个不安于被一个女人侍奉终生的现实。所以在《四郎探母》中的《坐宫》一出里有这么一个场景,杨四郎要向铁镜公主说明身世前,要求铁镜公主起誓不会泄露真情,而铁镜公主却自己不会起誓。杨四郎便道:番邦女子连誓都不会盟么?铁镜公主笑答:对了,我们番邦女子就是不会盟誓,不像你们南朝人拿起誓当白玩

爱情故事是戏曲舞台上活生生的艺术作品,更是生活中最具情调的情感故事的组合发展再创造。爱看戏的朋友从这本书中能看到你熟悉的戏曲意境,不爱看戏的朋友从这本书中能了解到你不曾感知的人生美好,让我们知道中国戏曲文化中流传至今的永恒爱情,这次第,怎一个情字而了得,就是这本书的务头。

 

《情到此间怎由人》

第一场  生生死死情难了

第一折  生前不能成双对,死后也要同坟台——梁山伯与祝英台

第二折  磐石若是无偏转,蒲苇自当永牵缠——孔雀东南飞

第三折  海神爷降下勾魂令,不枉我桂英弃残生——情探

第四折  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牡丹亭

第五折  定要回转人间去,搭救裴生除奸相——李慧娘

 

第二场  私定终身后花园

第一折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凤求凰

第二折  月儿才上柳梢头,早已人约黄昏后——西厢记

第三折  墙头马上遥相望,一见知君即断肠——墙头马上

第四折  今朝两下轻离别,一夜相思枕上看——玉簪记

第五折  风雨同伞湿衣襟,歧路相逢共命运——拜月记

 

第三场  悔教夫婿觅封侯

第一折  深闺只见新人笑,因何不听旧人啼——秦香莲

第二折  武家坡前问一问,贞洁烈女王宝钏——红鬃烈马

第三折  鸿雁不传书不至,井边流泪待君看——白兔记

第四折  林大人巧计设定,嘱咐我鸾凤和鸣——金玉奴

第五折  她寂寞幽冥形影孤,我凄凉日月永独身——荆钗记

 

第四场  爱江山更爱美人

第一折  不识桃花真情义,风流命只在朝夕——一片桃花红

第二折  蹙眉峰捧心有因,悲鸿雁思君无尽——西施

第三折  哪位君王似夫君,一生只宠一红颜——虞美人

第四折  问今夜有谁折证,银汉桥边牛女星——长生殿

第五折  莫道明日成陌路,情到此间怎由人——梅龙镇

 

第五场  自古青楼多痴女

第一折  它死图个子母连环,生买断夫妻份缘——紫钗记

第二折  心弦琴弦两知我,不将媚骨点青山——绣襦记

第三折  一片真情被撕毁,满腔怨愤化天雷——杜十娘

第四折  青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桃花扇

第五折  莫道风尘可欺凌,道魔相交看谁强——救风尘

 

第六场  只羡鸳鸯不羡仙

第一折  树上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把家还——天仙配

第二折  华山重重压头顶,有夫君千钧也轻——宝莲灯

第三折  倾觞一尽酬知音,天涯长忆月明中——柳毅传书

第四折  他怜我水府凄凉,我慰他书房寂寞——追鱼

第五折  西湖山水还依旧,憔悴难对满眼秋——白蛇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