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法国现代针灸之父:乔治·苏理耶·德·莫昂特(George Soulie De Morant,1878-1955)

(2013-03-13 20:44:07)
标签:

针灸

历史

针灸西传

法国

19世纪初,法国兴起了一股“针灸热”,并且很快就传播到周边的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然而,这次针灸流行范围既不广,时间也不长,大约到19世纪后半叶,就很少见到类似的报告了。直到1930年代,针刺术才开始在欧洲复苏,法国又首当其冲。

 

http://s5/bmiddle/afdf12f6gd7cdf16aaab4&690Soulie De Morant,1878-1955)" TITLE="法国现代针灸之父:乔治·苏理耶·德·莫昂特(George Soulie De Morant,1878-1955)" />

图:乔治·苏理耶·德·莫昂特(George Soulie De Morant,1878-1955年)(图片来源:云南中医学院中医西传博物馆)

 

针灸疗法在法国再度登上舞台和得到真正的普及与发展乔治·苏理耶·德·莫昂特(George Soulie De Morant,1878-1955年)有关。苏理耶的针灸传奇始于1886年。这一年夏天,8岁的苏理耶在假期中认识了一个中国文人--丁敦龄,后者向其开启了东方国度神秘的大门。10年后,苏理耶因家道中落不得不辍学谋生。在Lehideux银行就职期间,苏理耶修完东方语言学院的中文课程并毕业,于1901年初被派往北京京汉铁路公司,同年12月被法国外交部特聘为汉口领事馆翻译,而后在上海、昆明(云南府)等地服务,1911年1月回到法国。苏氏这10年的中国经历对其后来“法国针灸之父”地位有决定性意义。苏氏在其1939年出版的《中国针刺术》的前言中讲述了自己学习针灸的经历。他抵达北京不久,就遭遇一次霍乱流行,死者无数。他见有位杨(音译)医生能很快用针灸止住患者的吐泻、抽筋,于是,借助当局的介绍及自己流利的汉语,随其学习基本针法、重要穴位及脉诊,并获赠不少珍贵的医籍。两年后,苏氏转去上海,利用会审公堂法医及书记的身份,找到一位高明的针灸师张(音译)先生继续深造。后来在昆明有机会常去法国医院,并得到云南副王的帮助,结识了许多针灸师。苏氏回到法国后,由于当时科学派医生对这种“怪异”的医术均持怀疑态度,因此并没有马上开展针灸。直到1927年夏天,苏氏带着女儿去Bouboule市洗温泉治疗后者的鼻炎,碰到Ferreyrolles医生,后者以顺势疗法为业,对苏氏所说各种疾病对应的针灸穴位很感兴趣,并耐心、谨慎地试用于临床,证明有效。于是将苏氏介绍给几位医生朋友(特别是MARTINY夫妇),当后者看到针灸令人吃惊的疗效时,便要求他讲解该技能并节译易懂的古医籍。

http://s16/bmiddle/afdf12f6gd7cdf8b5813f&690Soulie De Morant,1878-1955)" TITLE="法国现代针灸之父:乔治·苏理耶·德·莫昂特(George Soulie De Morant,1878-1955)" />

图:《中国针刺术》1938年首版扉页及内页。此书乃出版社于发行前送苏氏作最后校对用。藏于云南中医学院中医西传博物馆,由英国针灸医生Anthony Marks捐赠。

 

苏氏在1934年其第一部针灸著作中写道,作为白人世界的首位传播者,6年来他终于使欧洲及北美从混乱与无知中解脱出来,懂得了中国针灸的真谛。4年后他的奠基之作《中国刺针术》出版,在扉页上他写道:“我将此献给医院的医生们,多亏我的工作,他们学到了针灸术并在巴黎4所医院公开施诊;献给众多法国以及外国的医生们,多亏这一传授,他们用针灸治愈了数以千计的患者。”苏氏也许不够谦逊,但他促成针灸在西方世界的复苏并迅速发展应该是不争的事实,那个时期以及不少后来的西方针灸医生均视其为祖师爷。他的名声也传到了东方、传到了中国。1953年,当时的国家卫生部顾问、美籍黎巴嫩医生马海德将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所长朱琏的《新针灸学》专门赠送给苏氏。

http://s2/bmiddle/afdf12f6gd7cdfbf4cb31&690Soulie De Morant,1878-1955)" TITLE="法国现代针灸之父:乔治·苏理耶·德·莫昂特(George Soulie De Morant,1878-1955)" />

图:晚年的苏氏在施针术。藏于云南中医学院中医西传博物馆,由苏氏外孙女Briens女士捐赠。

 

成名后的苏氏,一面继续在巴黎医院针灸门诊与医生们一同施诊、讨论,一面在巴黎西郊的住所开办私人诊所。据其外孙女Briens女士回忆,当时慕名而来者众多,且为头面人物。他一直使用自己在巴黎珠宝匠处定做的两匣金、银针具,它们短且粗,尾部多镶有红、蓝宝石或珍珠(苏氏还有从中国带回的清末针具,粗细长短与今日国内所用相仿),苏氏自用的这种奇特针具并未被其门生传承。苏氏借此收入加上菲薄的外交部津贴及稿费、版税,维持一家4口生计。不过此举却令苏氏惹上官非,多次被控“非法行医”。据苏氏后人及追随者称,苏氏健康因此恶化,中风数次,右侧偏瘫,却仍以左手施术、著书,直至去世。Neuilly市政府为纪念苏氏在其故居设牌,其门生也曾集资为其铸像章,在法国糖果店还曾附赠印有苏氏头像及事迹的卡片,与其它百余位名人一起被誉为“人道典范”,可见其影响力之大。今天,苏氏的弟子们仍活跃在世界各地,主要的医生团体有法国针灸协会(AFA)与法国针灸医生科学会(ASMF),后者每年举行一次“苏理耶·德·莫昂特”,交流针灸心得。他的一位“孙辈”门徒,法国人Pialoux,在1996年成立了“瑞士无国界针灸协会”,目的是将志愿针灸医生派往发展中国家,中国也在其列。

 

注:本博客内容节选自《中国针灸交流通鉴·历史卷》下卷第五章“欧洲的针灸历史”,由云南中医学院中医西传博物馆馆长旅法学者贺霆教授撰写。该图书由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013年3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