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从治水到针刺治病(1)

标签:
传统文化历史针灸治水起源 |
同一种植物因所生长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品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人类的精神产品也是如此,不同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不同的文化和思想。正因为此,在非全球化的古代,才有了丰富多彩的以地域为特色的传统文化。其中,中国针刺疗法的产生就和这里独特地理环境衍生出来的文化密切相关。
几年前,为了给我的一本中医书配图,我寻访了京城许多书店和图书馆,最终在一本中国古地图集中找到了一张800多年前北宋时期绘制的《禹跡图》。这幅雕刻在石头上的地图线条简洁流畅,比例适中,所绘内容十分丰富,特别是河道走向和海岸线的轮廓与现今的地图十分接近,很难想象古人是如何绘制的。英国学者李约瑟称赞此图是“当时世界上最杰出的地图”。
http://s4/small/afdf12f6gcccc889da003&690
图:《禹迹图)(公元1136年,现藏于西安碑林)
这幅以古代治水英雄大禹命名的地图,实际上就是一张古代中国水系分布图,标注名称的河流近80条、山脉70多座、湖泊5个,它是中国人世代治水实践的结晶。当他们把从治水中所获得的经验用于治疗人体疾病时,中国古人就发明了针刺疗法。
针刺疗法简称“针刺”,是古人将金属制作的细针刺入人体的某些部位,即穴位,来达到治病的目的。历史上曾采用金、银等金属制作针刺用具,称为金针和银针,现在临床上使用的针刺用具绝大多数是用韧性好、易保养、成本低的不锈钢制成。由于汉语为单音词,人们通常习惯于将“针刺疗法”与“灸法”并称为“针灸”。“灸”法是烧灼的意思,是用草纸将干燥的艾叶等卷成圆柱状,点燃一端靠近皮肤,利用艾叶燃烧时所散发出来的热量刺激人体穴位治疗疾病。虽然针刺疗法与灸法在形式上十分相似,都是刺激人体的穴位,临床上也常常配合使用,但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http://s6/mw690/afdf12f6gcccc925d1bd5&690
图: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金针(现藏于河北省文物保护所)
针是一种常用工具,史前人们就开始用动物骨骼磨制成的骨针缝制衣物;在医学上,人们用针缝合伤口,或通过针向体内注射药物和抽吸血液,但所有这些都与中国古人的“针刺”不同。对西方人而言,简单地将针刺入人体再拔出来就能治病,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事情。而运用“灸法”治病源自人类的本能,许多国家的传统医学中都有类似的治疗方法,如古希腊人就采用生亚麻等材料直接烧灼血管或病变部位治疗疾病。除灸法外,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虽然世界各民族发明了许多相同或类似的治病手段,如草药、烧灼、热熨、按摩、冥想、放血、拔火罐、运动锻炼、膳食调理等,但只有“针刺”治病属于例外。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针刺疗法都源自同一个故乡,那就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