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历史与真实故事:一个关于针刺疗法起源的真实故事

标签:
针灸历史扁鹊传统文化杂谈 |
现存关于针刺疗法的最早和最确切记载见于司马迁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姓秦名越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姓名履历可考的医学家,约生活在公元前407~310年之间,和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约公元前460-377年)是同时代人。据《史记》记载,秦越人是勃海郡鄚(音mào,今河北任丘)人,一说为齐国卢邑(今山东长清)人,学医于长桑君,反对巫术治病,治病以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尤其擅长诊脉,并盛赞“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淮南子·泰族训》亦载:“所以贵扁鹊者,非贵其随病而调药,贵其抚息血脉而知病所从生。”他行医的足迹遍布当时多个诸侯国,以齐国和赵国为主,亦曾游历到魏、韩、秦等国。秦越人擅长治疗很多疾病,随俗为变,邯郸人以妇人为贵,就为“带下医”(妇科);洛阳人爱老人,就为“耳目痹医”(五官科);咸阳人爱孩童,就为“小儿医”(儿科)。后因医治秦武王病,被秦国太医令李醯妨忌杀害。除《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外,《战国策·卷四秦二》也载有他的传记和病案。据《汉书·艺文志》载,扁鹊著有《内经》和《外经》,但均已失传。
虽然秦越人类似神授的学医经过,“尽见五藏症结”的透视特异功能,以及望诊赵简子和齐桓侯的如神案例,均有明显的传说色彩,但他运用针刺等方法治愈虢太子尸厥的故事却是真实可信的,也因此成为迄今为止最早运用针刺治病的实例。根据《史记》记载,扁鹊行医路过虢国的宫殿门前时,看见人们正在为虢国的太子举办丧事,他询问得知太子得暴病而死,尚未半日,通过闻诊得知太子耳鸣而鼻张,并且推断从两股至前阴之间还有温热感,因此确信虢太子没有死,而是“尸蹶”的假死症。扁鹊先让他的徒弟子阳在石头上把针磨制锋利(厉针砥石),针刺“三阳五会”,不久太子就苏醒了。然后又让徒弟子豹反复不停地热熨太子的两胁下,直到他自己能够起坐来。最后,他又用汤药调和阴阳,太子服药二十天后,就完全康复了。虢国太子死而复生,还目睹了自己的葬礼,成为当时人人传诵的话题,人们都认为扁鹊能起死回生,但他却实事求是地说:“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在那个时代,能够具有这样的科学态度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而扁鹊之所以名闻天下,可能也和这次成功诊治活动有很大关系。
事实上,扁鹊能够成功救治虢太子的疾病绝非偶然,如果把扁鹊治疗虢太子尸厥案与马王堆古医书进行对比,就会发现他们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根据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记载,扁鹊所针刺的部位“三阳五会”就是头顶的百会穴,这与《五十二病方》采用生芥子泥涂“颠”治疗蛇咬伤所致的中毒昏迷是一脉相承的,只是由敷药转变为针刺,而“三阳五会”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将有特殊治疗作用的“点”冠以特定名称的部位。第二,在运用熨法时,提到要“更熨”,就是反复加热,不停地熨,与《五十二病方》治疗痉病时,“熨寒,更熬盐以熨,熨勿绝”的方法完全相同。第三,扁鹊运用针刺、热熨、汤药等手段,与《五十二病方》中“以砭石穿其脽”的病例十分相似,看来这是先秦时期医生治病的一个共同特点。第四,尽管在虢太子尸厥案中,没有明确指出扁鹊是否诊察过太子的脉象,但从司马迁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可以推断他是重视脉诊的,如在诊治赵简子疾病时,“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但扁鹊通过诊脉得知他的“血脉治”,所以认为不会死,尽管有些传说成分,但仍可以说明扁鹊通过诊脉决死生,与马王堆《脉法》也是完全一致的。
扁鹊是秦越人在赵国行医时对他的称谓。鹊俗称喜鹊,在我国以鹊代表喜兆和吉祥的历史非常悠久。《诗经·召南·鹊巢》说:“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即比喻女子出嫁,以男人为家。鹊的叫声嘈杂,称之为鹊噪,旧俗以其为报喜之讯,故又称之为鹊喜。“扁”通常有两种用法:一为匾的本字(biǎn),引申为面阔体薄;一为小貌(读piān),如一叶扁舟。这两种用法和鹊结合都不能表达积极的意义。《辞海》记载扁还读为biàn,其义与“遍”相通。“遍鹊”可理解为到处飞舞的喜鹊。马王堆和张家山出土的《阴阳脉死候》中,“五者扁死”中的“扁”就通“遍”,就是如果五种症候都出现就意味着死亡。《荀子·修身》云:“扁善之度”。王先谦集解引王念孙曰:“扁读为遍。扁善者,无所往而不善也。”而大哲学家荀子是和扁鹊几乎同时代的赵国人(约公元前313-218年)。因此,可以认为,秦越人高超的技艺和四出奔走为民解难的生活,使赵人联想到他如同翩翩飞舞,到处传递佳音吉信的喜鹊,故尊称他为“扁鹊”。近年在山东省微山县两城山出土的东汉画像石中,有4块上半身为人、下半身为鸟的神物浮雕。这4幅浮雕的技法和风格都有些差异,似非一墓所有,但内容却完全相同。神物一只手和来人中为首的那个相握,另一只手则作扬举状,或徒手无所握,或是握一短棒状物。经专家考证确认这些浮雕是带有浓厚神话色彩的针灸行医图,医生正在一边切脉一边针刺,而且半人半鸟的医神可能就是扁鹊[[1]]。
http://s16/bmiddle/afdf12f6gc96b88f8729f&690
图:扁鹊针灸行医图
由于扁鹊的生活年代比较久远,历来关于他的记载都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使人们很难将史实与神话传说清楚地区分开来。但是,一定的神话传说都是一定历史现实的反映。今天,人们虽然无法知道扁鹊原形的真实身份,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确实是一位技艺高超、品德高尚的名医,是人而不是神。只是随着年代的推移,他便从人们所敬重的一名“神医”变成了被人们尊奉的“医神”。
扁鹊成功救治虢太子尸厥案是针灸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在今天看来,使晕厥或休克病人苏醒也许不算什么,但在遥远的先秦时期,却是极其轰动的,并且会起到示范和放大效应。包括扁鹊自己,都会从这个案例中获得启示,发现针刺疗法的巨大价值,因此会更加关注这种新生的治疗手段。虽然史书只记载了扁鹊使用针刺治疗虢太子尸厥这一个病例,但从他随身携带针具和磨针石来看,扁鹊采用针刺治疗的病人绝非虢太子一人。抑或在同时,还有其他医生采用针刺方法给人治病。但无论如何,正是扁鹊治疗虢太子尸厥案奠定了他在针灸历史上的地位,成为针刺疗法的创始人和先行者,奏响了针刺疗法两千三百多年历史的序曲。司马迁对扁鹊在中国医学上取得的成就作过高度评价,他说:“扁鹊言医,守数精明,为方者宗,后世循序,弗能易也。”这个评价尤其适合扁鹊在针刺疗法方面的贡献,由他开创的针刺疗法被沿用至今,所使用工具及基本理念从未改变。
声明:本博客所有博文均为原创,转载时请注明来源。
[1]刘敦愿. 汉画象石上的针灸图. 文物, 1972,(6): 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