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针刺疗法的独特性之二——针刺与放血

(2012-09-10 21:04:45)
标签:

针灸

历史

传统文化

放血疗法

杂谈

从形式上看,针刺疗法与放血疗法确实十分相似,《内经》也常提到拔针后“出血如豆大”的情况,并且在九针中有专门用于放血的鑱针和锋针。但以毫针为代表的真正意义上的针刺疗法与放血疗法在本质上却是完全不同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当将针刺入人体再拔出后,除了对机体造成一定的创伤外,并没有放出血液或任何其它可见的液体,并且古人强调在拔出针后要按压针刺部位防止出血。瑞尼也敏感地注意到了这种现象。在《论针刺疗法》的最后,他详细描述了亲眼目睹一位日本士兵自己用针刺治病的过程:“在坐船从出岛去Edo(今东京)的途中,一位护卫士兵由于天气太热,喝了很多凉水解渴,随后感觉胃部剧烈疼痛,伴有恶心、呕吐,持续数日也没有好转。他开始时用一种日本温性酒加生姜治疗,没有效果。最后,士兵在自己的左上腹部针刺了4个部位,他用一个小锤子把针刺入约一横指宽,并且捻转针柄,最后用手按压针刺部位把针拔出来。然而,在针拔出后,针刺的部位并没有出血,只有一个非常微小的刺痕。经过这次治疗后,疼痛消失了,士兵恢复了健康。”[[1]]

放血疗法则不同,无论采用何种工具如针、刀或拔罐,都必须放出少量血液。这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治病方法,在许多古代医学中都可见到。在古希腊医学体系中,放血疗法就是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具体方式包括静脉切开术、拔罐法和蛭吸法。

静脉切开术是古希腊人采用的最主要的放血疗法。方法是用刀在人体浅表的静脉切割,通常选在肘窝处的大静脉,放出血液。有一只公元前100年左右雅典人流传下来的花瓶,它外表一幅精美的红色图画展示了2000多年前古希腊人的医疗活动场景,其中之一就是静脉切开放血疗法:一位年轻医生,正在用小刀切割一个撑着手杖的病人肘窝部的静脉,地上放着一个大铜盆,用来盛接从病人血管内流出的血液。这幅图画表明,放血疗法在古希腊的医疗实践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针刺疗法的独特性之二——针刺与放血

图:古希腊人采用静脉切开术放血(480 -460 BC)

 

在中世纪的欧洲,静脉切开术更加盛行,不但用于病人,还作为常规“保健措施”用于健康人。放血简直被视为“万能疗法”,甚至连“相思病”和抑郁症之类的精神病症也用它来治疗。作为保健措施,每逢春、秋二季,许多人,特别是有钱人,都要定期接受放血,以增强体质,适应即将来临的气候变化。人们甚至相信,放血还可以使那些水性杨花、见异思迁的轻薄女性用情专一,变得只爱自己的丈夫而忘却私通的情人。在禁欲主义盛行的中世纪,还曾提倡过给修士修女们放血,以消除他们的淫邪之念。放血术原来由医生施行,后来改由理发匠承担,称为“理发匠医师”(barber-surgeon),而且放血术就在浴室中进行。理发师先让病人用温水沐浴,使皮肤松弛,血管扩张,然后一手用小木棍按压静脉,使血管突出,一边用小刀割破,放出血来。在基督教统治的中世纪,鼠疫、疟疾、梅毒的流行都是借助了公共浴室。所以在欧洲颁布法令严禁公共洗浴后,理发师将这项工作带回了理发室,为了招揽生意,他们在门前挂上一个圆木柱做成红、蓝、白三色标志,木柱代表按压静脉的木棍;红色代表动脉;蓝色代表静脉;白色代表绷带。理发店门前这种醒目的特殊标志就这样延续了下来。在19世纪的英国,放血疗法还十分流行,1823年创刊的《柳叶刀》(The Lancet),它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放血。静脉切开术的特点是放血量多,常常是几个品脱(美制:1品脱=0.473升)。如此大量的放血,其弊端是十分明显的。1799年,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将军因淋雨受寒患“急性喉炎”,主治医生为他连续放了4次血,共放出3夸脱血液,最终,华盛顿将军在疼痛、窒息和缺血性休克的煎熬中死去[[2]]

古希腊人认为通过拔罐也能达到放血的目的。拔罐的方法与中医的拔火罐相同,即用热力排除罐内的空气,产生负压,使之吸附在体表一定部位。具体拔罐方式分为湿拔罐和干拔罐两种。湿罐法类似中医的“刺络放血法”,先用刀在拔罐的部位割一些浅表的切口,然后在切口部位拔罐,吸拔血液,达到放血的目的。干罐法是指单独拔罐,不配合切割,所造成的皮肤青紫、瘀斑,属于皮下出血,也能达到吸拔出多余体液的作用。此外,还要根据病变部位的深浅以及拔罐的部位,选择合适的罐具,如病位深者用口小、体长的罐,病浅者则用口大的罐[[3]]

 

针刺疗法的独特性之二——针刺与放血
图:欧洲中世纪的拔罐放血法

 

针刺疗法的独特性之二——针刺与放血
图:用于放血的人工水蛭和玻璃罐

 

在西方,蛭吸放血法也曾经十分流行。水蛭又称吸血蛭,有吸食血液的特性,每只水蛭一次可以吸食7毫升左右的血液,吸进血液后可使体重增加数倍。中医认为水蛭有较强的活血化瘀的作用,一般口服。但在西方,人们利用水蛭吸血的特性将活的水蛭吸附在人体一定部位,达到放血的目的,所以又称其为“医用水蛭”(Hirudo medicinalis)。在古希腊和罗马的文献中,都有用水蛭放血的记载,并且长期以来一直是欧洲医疗的重要手段,治疗很多种病症。在古代英语中,“leech”(水蛭)就是医生的意思。19世纪后期,人们在水蛭吸血的启发下发明了机械吸血装置,称为“人工水蛭”(artificial leech),这种装置也是注射器的前身,其主要作用是从体内抽出血液,而不是向体内注射[[4]]

 

古希腊人认为疼痛主要是由于血液在血管内聚集导致的,并且聚集的部位常常远离疼痛处,所以放血时“要尽可能远离疼痛部位”,只有这样,放血引起的变化才不会太突然和剧烈,而且血液也不会在同样的部位聚集[[5]]。稍加对比就不难发现,古希腊的放血疗法与中国的针刺疗法很相似。难怪日本学者栗山茂久在比较了两种治疗手段后得出结论,认为放血术与针刺术在早期可能是相通的,早期希腊医生切开不同部位的静脉以治疗不同的病痛,这种强调放血部位的局部放血术类似于中国的针刺术,但是在盖伦之后,放血部位在放血术中不再受到重视,放血主要是为了治疗多血症,而中国的放血疗法则演变为针刺术[[6]]。但他的结论无法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只有中国的放血疗法才演变为现代意义上的针刺疗法,而古希腊或其他民族的放血疗法却没有发展成为与中国针刺疗法相同或相类似的治疗手段。



[1] Robert W. Carrubba and John Z. Bowers. The Western World’s First Detailed Threatise on Acupuncture: Willem Ten Rhijne’s De Acupunctura. Journal of History of Medicine, October 1974:371-398.

[3] Hippocrates, Vol. VIII, p.309.

[5] Hippocrates, Vol. IV, p.33.

[6] Kuriyama Shigehisa. Interpreting the history of bloodletting [J].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1995, 50: 11-4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