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疗法的独特性之一:针刺与艾灸
标签:
针灸历史传统文化杂谈 |
由于汉语为单音词,针刺与艾灸合称为“针灸”,几乎成了一个词,许多文献中的“针灸”往往只是指“针”或“灸”,针刺用的“针”则称为“针灸针”,英文中也出现了一个新词“acu-moxa”。尽管二者都施加刺激于人体的穴位,实际上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艾灸是利用艾叶在燃烧时所散发出来的热量刺激人体穴位治疗疾病,本质上属于温热刺激。由于喜暖畏寒是所有动物的天性,这种运用温热刺激治疗疾病也源于人的本能,因此不难想象在世界其它传统医学中都能找到类似的治病方法。在古希腊的医学中,有一种“烧灼疗法”(cauterization),与中国的直接瘢痕灸十分相似,就是采用生亚麻直接烧灼血管或病变部位,常常引发出血、局部严重烧灼伤并遗留瘢痕。这种方法十分残酷,但其疗效可能也很确切。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约公元前460-377年)被尊为西方医学之父,他的箴言之一就是:“药不能治者刀治之,刀不能治者火治之,火不能治者则为不可治。”[[1]]在这里,烧灼法被作为最后的治疗手段。例如,希波克拉底在治疗慢性、剧烈的头部疾病时就遵循这样的法则,先用药物治疗(主要是泻药),如果无效,就选择用刀切割头部,或者烧灼头部周围的血管,他认为只有这些方法能给病人带来治愈的希望[[2]]。在阿拉伯医学中,有一种烙法,就是使用烧红的铁棍烧灼一些部位,特别是病变处,也属于温热刺激。
与运用灸法治病源自人类的本能不同,扎针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无论针刺用具制作得多么精细,也无论医生的技术多么高超,总是要对机体造成一定的创伤,而逃避伤害性刺激是所有动物的本能。在自然界中,许多动植物在长期自然进化过程中演化出刺状物,如带刺的荆棘树、刺猥、豪猪、毛虫等,这些针状物是十分有效的武器,既用于防御也用于进攻。在英语中,“needle somebody”是激惹某人,使人不愉快的意思。针也是人类最早发明使用的工具之一。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动物骨骼磨制成的骨针缝制衣物,抵御风寒。考古学家在西安史前半坡遗址发现了原始人类磨制得十分精细的骨针,一端有孔,显然是用于缝制衣服的。历史上,针刺的确曾被作为一种体罚方法,据《汉书》卷五十五“广川惠王刘越”记载:“去(人名)尝疾,姬阳成昭信侍视甚谨,更爱之。去与地馀戏,得袖中刀,笞问状,服欲与昭平共杀昭信。笞门昭平,不服。以铁针针之,强服。”在一些地方,还有在小偶人上扎针诅咒人的迷信。在医学上,针的用途也多种多样。荷兰人瑞尼(Willem Ten Rhigne,1647-1700)是一位职业医生,受过当时西方最好的医学教育,是从医学角度向欧洲介绍针刺疗法的第一人,也是现在使用的英文acupuncture (needle + puncture)一词的发明人。1674~1676年间,他受雇于荷兰东印度公司,为驻日本西南端出岛(Deshima)的荷兰人提供医疗服务,在那里第一次接触了中国的针刺疗法。在《论针刺疗法》一文中,瑞尼在罗列了他所知道的当时西方医学界所使用的各种不同材料、形状和用途的针具后,得出结论,认为中国人用针治病的方法最独特[[3]]。近代以来,西方人发明了注射器,通过注射针头向体内注射药物或抽吸血液。为了与中国的针灸针区别,西方人把注射用针称为“空心针”(hollow needle),称针刺用的针为“实心针”(solid needle)。
图:针灸针与注射针——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代表
由于针刺疗法所使用的工具极其简单并且有悖常理,在很长期里,很多西方人都将其视为野蛮、原始的巫术。自瑞尼将针刺疗法介绍到欧洲一百多年后,才有人尝试使用针刺治病。Louis-Joseph Berlioz (b. 1776-1848)是法国著名作曲家Hector Berlioz (1803–1869)的父亲,他在1810年时使用针刺治疗了一位患有腹痛的女性,被认为是欧洲最早使用针刺治病并将结果总结成报告发表的人。1811年,他向巴黎医学会提交了一份关于这次治疗的报告,但被医学会的学究们称为“鲁莽的实验者”(rash experimentalist)[[4]]。当时还有一些法国学者在动物身上针刺,观察是否会造成伤害并且还在动物身上试验[[5]]。美国人则是在监狱的犯人身上做试验[[6]]。英国人马雅各(Maxwell JL.,1873-1951)是长老教会医生,自1901年来中国,在台湾、厦门、上海、汉口、杭州等地的教会医院行医。在与他人合著的《中国人的疾病》(1910年)一书中,称“致死人的针灸针是中国人特别喜欢用来折磨人的专业工具”[[7]]。美国1940年代出版的一本《世界医学史》也认为“针刺疗法可能弊多利少”[[8]],这种观点可能代表了当时绝大多数西方人对针刺的看法。对于没有任何中国文化背景的人来说,当看到一个人身上被扎许多针,难免不疑窦丛生,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治病方法?抑或只是一种惩罚折磨人的手段?
[1] Hippocrates (Vol. I-VIII), translated by W. H. S. Jones, E.T. Withington, Paul Potter, et al.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Vol. IV, Aphorisms lxxxvii
[2]Hippocrates, Vol. V, Affections 2.
[3] Robert W. Carrubba and John Z. Bowers. The Western World’s First Detailed Threatise on Acupuncture: Willem Ten Rhijne’s De Acupunctura. Journal of History of Medicine, October 1974:371-398.
[4] Art. XIV. [Review of recent work on acupuncture], The Edinburgh Medical and Surgical Journal 1827; 27(90):190-200, p. 193.
[5] Copland M. On acupuncture. London Medical Repository Journal and Review. 1825;340-4.
[6] Bache F. Cases illustrative of the remedial effects of acupuncture. North Am Med Surg J 1826;1:311.
[7] WONG, K.C., WU, L., 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 2ed. New York, AMS press. 1973:232
[8] Douglas Guthrie. A History of Medicine. London and Edinburgh: Thomas Nelson & Sons Ltd, 1946: 36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