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长高的“四大法宝”

一个孩子的“身高”是反应其健康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很多的父母为孩子的身高低于同龄儿而发愁,“是不是缺钙引起的呢?”“要不要多吃点呢?”家长就开始琢磨了,究竟怎么样才能让孩子“长得高”呢?
其实,孩子的个儿不高并一定全然跟缺钙有关系,更多的是跟遗传因素和内分泌系统健全与否有关,而有缺钙引起的个儿不高只占整体因素的1/3不到,所以,不能盲目给孩子补钙,如果大量补充,反而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容易出现厌食、便秘、腹胀等不适,严重的还可能造成结石,同时,由于钙的大量摄入从而抑制了其他矿物质如铁、锌、镁等的吸收,这对于本身有贫血和缺锌的孩子影响就更大。那孩子长高有何“法宝”呢?
一、均衡饮食,但不可吃的过饱。中国营养学会对于学龄前儿童和学龄期儿童的膳食指南明确强调:有研究表明:人在血糖低的时候,也就是稍饥饿的时候,脑垂体会分泌更多的生长激素,刺激骨骼生长。所以在孩子吃过饭后,就不要再吃零食了,特别是一些“垃圾”食物,不但阻止了饥饿状态时的生长激素分泌,还会造成儿童“性早熟”,彻底成为矮个子。
二、作息规律,充足睡眠。生长激素的分泌是在23点至凌晨1点,并且良好的睡眠质量在夜间分泌的生长激素比白天高5-7倍,如果这个时候人体处于清醒状态,生长激素就会停止分泌。所以保证一个良好的作息非常重要,10点前睡觉,在入睡后1小时正好赶上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期。不但如此,充足的睡眠对于预防孩子的肥胖也有一定作用,学龄期的儿童每天至少保证9小时的睡眠时间。
三、适量的户外活动。运动不仅可以保持适宜的健康体重,还能帮助长高,经常给予骨骼一定程度纵向压力的运动队长高有利,比如芭蕾、跑步及其一些弹跳性和脊柱拉伸的训练如羽毛球、网球、排球、跳绳等运动,这些运动锻炼产生的作用部位主要集中在脊柱骨和膝关节软骨两个部位,包括脊柱的拉伸牵张和适当的关节面之间纵向应力刺激,才得以使身高增加。
四、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3。如果是确定有缺钙引起的个儿不高,就要适当的补充钙质,不过对于孩子来说还是选择有机钙较为适宜,尽管它的含钙量不高但是它的吸收受胃酸等其他条件的影响较小,且在补钙的同时还必需注意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对促进钙吸收有重要作用。而膳食中维生素D的含量普遍较少,因此对于多数人来说经太阳照射后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就成为体内维生素D的只要来源,特别是在日光照射不足的地区,更应利用有限资源多晒晒太阳以促进骨骼对钙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