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阳光不再燥热,风里带着清甜的桂香,这是送给中班孩子最生动的自然课堂。我没有急着教他们“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而是带着孩子们走进园区的小花园,让他们用小手去触摸、用鼻子去感知、用眼睛去发现。
乐乐蹲在银杏树下,捏起一片扇形的叶子反复摩挲,突然抬头问:“老师,它的边边为什么像小裙子的花边呀?”这个可爱的比喻让我眼前一亮,我顺势邀请孩子们当“落叶设计师”,把捡到的梧桐叶、枫叶、松针拼贴成小金鱼、小蝴蝶。原本散落的落叶,在孩子们的手里变成了会“讲故事”的画,他们叽叽喳喳地分享自己的作品,语言表达的欲望比任何一堂语言课都要强烈。
午餐后,我们一起剥橘子。我没有直接把果肉分给他们,而是让孩子们观察橘子皮的纹路,闻闻橘皮的清香,再试着自己把橘子瓣“分开”。阳阳第一次成功剥出完整的一瓣橘子时,兴奋地举起来给同伴看:“你看!我的橘子像小船!”那一刻我发现,秋天的教育不需要复杂的教具,一个橘子、一片落叶,就能让孩子在操作中理解“秋天有甜甜的果实”,在探索中爱上这个季节。
当孩子把晒干的桂花小心翼翼地装进小玻璃瓶,说要带回家给妈妈闻时,我忽然明白: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像秋天的风一样,轻轻推动孩子去感受、去体验,让他们把对季节的热爱,悄悄装进自己的小口袋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