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球讲武堂(10)正确的姿势

(2015-05-26 13:05:42)
标签:

体育

教育

文化

 

正确的姿势

技术达到一个高度的时候,我们讨论的不只是谁的技术好坏。而是研究什么样的打击方式,能够发挥什么样的技术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理解技术中需要什么样的姿势来实践自己的意图。只有理解它的需求,我们才知道应该怎么支持它。

它不一定是唯一的。因此我们得理解它。

一、一般说明

台球的姿势有其一定的定的形式要求。

总的来说,身材高大的人适合以动作的一侧,作为重心的支持点,并且以胯骨作为延伸发力的旋转轴(如图1所示)。反之,身材娇小的人,可以用动作的另一侧来作为重心的支持点,以胸腔作为延伸发力的旋转轴(如图2所示)。

身材娇小的人如果以动作的一侧作为支撑点,则重心的延伸度不足。对技术会有一定的制约。身材高大的人,如果以动作另一侧的肢体支持作为姿势,则重心延伸度过大,球杆与母球的延伸变化扩大,不利于打击的稳定。

http://s13/mw690/003d2quEgy6SzdcsqUk0c&690
(图1)                                                            ( 图2

从竞技的角度来看,以动作的同一边作为重心的支撑点,由于动作的幅度较为集中,对于技术的稳定是比较有利的。但是从技术的探索角度上来看,越大的动作支持,有利于母球运动方式的形成,有利于技术的提什,但不利于技术的稳定。

(比方在打击长台的时候,重心在胸腔附近比较容易产生克服距离的感觉。但是不容易稳定。而胯骨锁定的方式,在长台的时候,距离感比较明确。不容易产生信心)

眼睛的位置最好是和球杆接近,有二个原因;一是缩小视野的范围,使集中度更高。二是使其接近力量的传送路径,使力量的传送过程及传送点更加清晰。

这里特别强调一个问题;眼睛接近球杆是因为“需要”。在具有一定的力量传送能力以后,因为需要将力量的传送更为精确才接近球杆的。不是说眼睛接近就一定比较准,或者更容易打准。

尤其初学者刚开始学习台球时,由于姿势还没有一定的支持度。过度压低眼睛,球杆往前送时,容易受到胸腔的压迫,力量很难完全通过身体。长久下来,动作幅度较小,对于一些长台的处理能力就会不足。

眼睛的高度与视野的关系:

如图3所示当眼睛与桌面接近时,视野范围变小,注意力集中。

如图4所示当眼睛高出桌面时,视野范围扩大,注意力不易集中。

http://s6/mw690/003d2quEgy6SzdyHOF7a5&690
(3)                                                       (图4

先要有力量,再把力量集中。又或者同时练习,不可以盲目的压低姿势,以至于力量的延伸度不够。制约技术的提升。

另外两眼的视觉具有深度感。是由于在两眼的距离基础上,身体可以利用三角关系,计算物体的距离。

http://s14/mw690/003d2quEgy6SzdCiFTD0d&690
(5)                                                          (图6

如图5所示:身体利用两只眼睛的距离,根据看待物体的不同角度,计算出物体的距离。图5A距离较近所形成的角度较大,图5B距离较远所形成的角度较小。

因此在台球运动当中,透过身体的这种技术能力,可以很有效的判断目标球的相对关系,引导出打击的准备能力。

如图6所示:这是某些台球运动者所利用的距离判断方式。同样的是以两眼间的距离来判断球体的距离。

5的判断能力,与我们一般生活上的能力是相同习惯的。图6的判断能力是因为有些台球运动者,过于在意球杆的方向所代表的力量方向,长期习惯养成的。一般这种瞄准方式有一种特别的说明方式;即球杆方向为“主眼”,另一只眼为“副眼”。

在前面章节的说明当中,我们非常明白的阐述,球杆的方向,在某些旋转球的情况下,并不会完全和力量的方向重叠。图6的瞄准方式,主要是依赖球杆的方向来进行瞄准,因此会限制一些球型的处理能力。而且,特意将瞄准方式和生活本能区分,并不是一个非常合适的选择。

PS这是基于我们对于这个运动的见解所得的结论,因为我们自身并没有使用这种方式进行过严格的训练,不便对此过于坚持。

二、手肘的位置

通常打球的时候手肘的位置有三种情况;

1、手肘在枪棒的内侧(手腕外翻):

http://s1/mw690/003d2quEgy6SzdGBMJi50&690

(图
7

如图7所示:手肘在手腕内侧。这种姿势,由于是外斜的,手腕向外翻转。手腕发力明确,所以比较有力。合适于功力球的表现。但是因为手腕外翻较多,手腕翻转时的方向,不容易与枪棒的行进路线重叠。在长距离的打击时,会形成较大的偏差。

另外,手腕发力的独立性强,不容易由手肘来引导。在发力之后,球杆速度提升太快,不适于中杆的表现,也不适于司登的打法。

建议不要采取这种方式。

2、手肘在枪棒的外侧(手腕内拐):

http://s2/mw690/003d2quEgy6SzdIef1n01&690
(图8

如图8所示:手肘在手腕的外侧。这种姿势,由于是内斜的,手腕翻转量较少。也就是说;手肘的使用比例较高,手腕使用比例较少,而且手肘有足够的空间延伸到前面。所以方向性较好,易于长杆的打击。但相对来说,力量总成较小,母球力道不易延伸。

母球的灵活度也较小。

这种方式适合于初学者,或中级者使用。身材高大的人也适用。

3、手肘在枪棒的上方。

http://s14/mw690/003d2quEgy6SzdL1Imh1d&690

(9)

如图9所示:手肘在手腕的正上方。这种方式是最为理想的,因为手臂、手肘、小臂、手腕和枪棒都在同一条直线上。相对来讲,更容易稳定。而且长短兼顾,轻重兼有。

这种杆法,延伸性好,手腕力道匹配性强。

但是初学者不适于这种杆法,因为太过于严谨的训练方式,会导致不易入门。也不适合身高较高的球友使用。

其实对于台球竞技而言,这些方法并没有绝对性的水平差距。而是由打击目的及习惯来决定的。

PS初学者可以采用图16-8的方式练习,因为当力量有足够的通过能力之后,再来细化架桥发力能力,是非常高效的练习方式。

三、手臂,球杆与母球的关系(完整的发力过程)

当完成准备打击时,球杆从后方送往前方时。发力的部位的高低是有一定要求的。

如图10所示。

http://s4/mw690/003d2quEgy6SzdMZXZ9f3&690

(图10

AD的整个行程,可以很明显的发现手肘的高度是有变化的。

发力的时候,大臂带着小臂到达B的位置时,小臂开始发力,当手臂到达C的时候开始击打母球,当球杆到达D的时候,母球脱离球杆。这时候打击还没有完全完成。因此手臂还要往前。但是由于手腕的力量已经发完,如果在这时候继续翻转手腕,可能会因为球杆还没有完全离开母球,很容易造成母球的偏移,因此应该将手腕略微向内翻转。这样才不会对母球形成二次加速。

http://s13/mw690/003d2quEgy6SzdOo3Mg3c&690

(图11

如图11所示;所谓的腕力,是指手腕握杆的部位,由手掌后背(如A所示)转到手腕扬起(如C所示)这个过程中,对球杆做的加速。图上表示ABC是指球杆在手腕内与掌心接触的部位。

从这个图上,可以很清楚的了解,手腕在发力过程中,球杆是由前掌转移到后掌。

但是并不是每个球都有这个现象。

球杆在手的虎口时。球杆离手腕最近,因此手腕的做功距离较短,球杆的速度提升的很快,加速行程较短。因此球杆对母球的穿透力强,很容易使母球产生旋转,因此适合近距离的柔塞控制。

如果维持球杆在后掌的位置,球杆离手腕较远,因此手腕的做功时间较长,球杆的速度提升的比较慢。力量不容易穿透母球,可以抑制母球旋转,因此适合远距离或司登的打法。

真实的打击中,并不是一定要区分出它们的不同功能,但是在预备打击的时候,用这种方式来区分,可以很好的引导发出我们所需要的力量形式。

基本上,腕力的引发,都是由前掌来引导的。

运杆时的手腕位置

前面说过,手腕是由手肘引导发力的,因此,手腕在试击阶段的运杆,最好养成跟随手肘运动。

http://s3/mw690/003d2quEgy6SzdPYUBc52&690

(图12)                                             (13)

如图12所示;当球杆由后方往前方移动至手肘下方试击时,手腕保持虎口握杆,从下方开始手腕翻转。注意手腕翻转的时候,大臂及小臂的速度不可以下降,因此从这个图上可以清楚的理解,球杆的速度是由慢到快的。

如图13所示;当球杆由前方往后方回杆移动至手肘下方回杆时,手腕保持后掌握杆,从下方开始手腕向后翻转。

平常没有打球的时候要经常练习这个动作,因为腕力的应用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必须经常锻炼。

(注意这个动作有一个特点,手腕总是跟随手肘运动,这是为了养成习惯,使每一次的打击或者运杆都保持这种节奏,最终形成一个习惯特性)

技术的形成,有时候很难用科学的角度来说明,像上面这两个动作,手腕的翻转时间都在球杆到达手肘的正下方时。但是真正打击的时候是分辨不出来的。但是当我们一再的用这种方式训练自己后,这种过程优化成一种本能。这种本能能帮助我们在任何打击条件下,发力都拥有这样的特性。

当球技成长到一个阶段时,就可以帮助我们一直朝前走。

我们在训练中种下一个“因”,它就会还我们一个“果”。


四、姿势是用来支持发力的

每一种运动,都会有一种或者数种基本的姿势来完成。台球运动也是一样的。越是高深的打击控制能力,就越是需要精确的身体姿势的支持来完成。因此理解台球运动中姿势对于技术的支撑点,是非常重要的。

打击动作时由身体完成的,而身体是由双脚支持的。因此双脚的关系位置,很大程度的影响着我们的打击发力能力。

藉由正确的姿势和发力关系,我们可以产生更好的感觉,这种感觉,会带引我们走向技术的高峰。比如跳高:

刚开始的时候,人们用跨越式,这时候只能跳到将一米八。之后开始用腹滚式,就可以跳超过2米。最后,人们开始用背滚式的时候。可以跳跃超过二米四。

台球运动也是一样的。

但是台球运动和其他运动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台球运动中充满了巧合和运气。

另外,在相同打击条件的时候。存在着太多种应用的选择。

因此,台球人,更愿意在应用技巧(感觉)上来寻找突破口。而很少在基础发力上(本能)来深化自己的打击能力。

这样,当自己的技术逐渐上升的时候,就会因为这些基础的东西没有完善,而失去进步的空间。

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

姿势是用来支持打击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把姿势这篇文章,摆在正确的发力后面来说明的原因。

前面我们已经理解什么样的发力是最好的。

现在我们也要理解,支持这种发力的姿势,是有一定的需求的。

但是,这样的发力方式,和力量的准备方式,远不是初学者,或者一般选手能够完成与应用的。

因此,我们必须明白,台球技术的进步是不能停歇的。

或者说:台球运动在成长过程中,是无法稳定的。

只有不断的超越,才能轻松的应用。

虽然我们现在无法百分之百的完成这么理想的发力模式。但是,我们必须不断的朝向它前进。

这种前进的决心,可以支持我们在每一个技术高度,得到更大的乐趣。

重点说明

http://s12/mw690/003d2quEgy6SzdTE0jN1b&690
(图14)

如图14所示。

(以右手打击为例)

 

双脚的位置关系有两个重点:

1、右脚掌的位置大约是在球杆的正下方。

2、左脚掌的位置大约是在左肩的正下方。

(所谓脚尖对准进球点是错误的)

3、注意,重心必须在右脚的前面,也就是重心必须在后脚的前面。

重心的分配有几个重点:

瞄准试击阶段。身体的重心是有两只脚共同承担的,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移动调整两只脚的相对关系,以便获得更好的重心支持

4、在锁定进球点之后,应该讲重心的配比,转换成右脚不小于70%

5、回杆的时候,应该将重心锁定在右胯骨上。并且以右胯骨作为力量延伸的转轴。

这样的打击方式,会使自己的心跳加速的很厉害。呼吸会变得急促。因此必须经常性的要求自己,锻炼自己。使自己有能力,并且有余力应用这种姿势轻松的完成打击。

左手肘要微微弯曲抬起。

弯曲的目的是使自己的动作部位,不会受到左边身体部位的牵制。可以使动作的关节部位,得到更为独立的动作空间。

微微抬起,可以使我们感觉到动作部位更加独立。


如何握杆

如图15所示:

http://s12/mw690/003d2quEgy6Sze1WTUvcb&690
(图15

手握球杆的部位有几个重点:

1、尽可能握在缠线的后方位置。

2、要轻轻的环扣扶助球杆,不可以用力握住球杆。

3、感觉中指微微扣住球杆,其它的手指轻轻的扶助球杆。

4、球杆在前后运动的时候,可以改变球杆接触手中的位置。但是不需要特别利用那个部位接触。

5、要尽可能维持球杆的独立性,避免运杆或者发力过程中,影响球杆的方向。纵使是在打击强力旋转球的时候,也不可以紧握球杆。要让球杆能够以它自身的惯性,通过母球。

手腕的关节肌肉要尽可能的放松。

打球的时候,是球杆在击打母球。母球的走位控制是因为母球自身具有的能量特性来实践的。控制球杆只是在控制母球获能量的方式。和走位控制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因此,当我们准备好打击的方式之后,最重要的是将准备好的动作,尽可能的完成。在打击过程中控制球杆,是没有意义的。

(关于球杆和手掌的关系,需要的篇幅非常大。以后在独立出来说明!)

身体的位置

http://s3/mw690/003d2quEgy6Sze94Mmua2&690
(图16

身体的位置有几个重点:

1、身体要微微弯曲,尽可能的感觉球杆是在自己的正中心通过为佳。

2、脊椎微微鼓起,以使握杆的手可以完全通过自己的下方。

3、在做打击动作的时候,身体的每一个关节,要先用力,然后再放松。不可以将身体的重量,锁定在某一个关节部位上。

4、手架的手肘需要提起来离开桌面,这样子当我们在调整架桥的时候,才不会无法移动手架。而且发力的时候,手架也不会约束到发力的部位。

身体的下压是有限度的,它的限度就是:不可以限制住球杆完全通过身体。

许多台球爱好者在学习台球的时候,只看见了高手的外形,却没有注意到这些内涵。高手打球的时候,胸腔都压得很低。这是需要经过训练的。

眼睛的位置

眼睛的位置随着自己的打击能力逐渐提升,而有所不同:

1、初学者的下巴不可以紧贴在球杆上,这样会影响球杆往前送的长度,会使自己的打击能力受到限制。

2、眼睛越接近球杆,母球在视野中的路线就越清晰。因此,当自己的发力能力提升了以后,要逐渐的将眼睛尽可能的接近球杆。

但是一定要记得:

眼睛接近球杆是练出来的,不是摆出来的。
S。这些内容是我在台球教材中的延伸讨论!请大家到我的其他博客内容中看看。后面的章节还会逐条逐项来说明台球技术应该具有的正确观点。

(未完待续)

傅文政 2015526于台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