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球讲武堂(11)握杆的要领

(2015-05-28 13:40:10)
标签:

教育

体育

文化

 

握杆的要领

在说明这些细节之前。我们需要先理解一些关于手腕和球杆之间,相互的影响。透过对于这些关系的理解。我们就非常容易理解自己该如何调整球杆握在手中的位置、变化方式、以及使用的时机。

首先,球杆获得力量。是通过我们的手腕来实现的。而手腕在作用的时候,是呈现一种弧形运动的(关所有的节运动,本身就是弧形运动)。换句话说:手腕对球杆作用的时候,不是和球杆一样的直线,而是在这个弧形的变化当中,施加力量给球杆的。

所以台球好手在进行打击的时候,手腕接触球杆的位置是会改变的。一般都是以中指为主要的接触位置。而在发力过程中,将手腕握住球杆的位置,从后掌转移到前掌。也就是发力之前,球杆在手腕当中主要是以食指和中指接触球杆。而发力之后,则改变成中指和无名指接触球杆。通过这种改变,使得腕力的方向,能够最大限度的接近球杆运动轨迹。

手腕之所以非常的灵活,是因为手腕的肌肉组织非常的复杂的原因所形成的。因此,我们在手腕对球杆作用的时候,如果没有适当的调整球杆在手腕中的接触位置,和充分利用手腕肌肉组织的方向特性。那么。在发力过程中,手腕的这些肌肉组织就非常容易干扰到球杆的方向。破坏我们原先对母球的预计路径和力量大小。产生失误。

这是一个相对问题:一般人会错误的认为控制手腕,能够控制母球。也是基于手腕存在这种复杂的发力功能所导致的。

但是对于一个真正懂得利用自己身体完成打击的台球高手而言。却不是这种思路的:手腕既然在发力过程中可以改变母球的路径,这意味着手腕在我们存在打击准备不够理想的时候,可以成为我们维持准度的最后屏障!

我们用一种比方来说明,实际打击中手腕在控制和准度之间的作用:

如果我们进入打击区开始进行打击准备的时候,没有100%的准备好整个打击的正确性(包括架桥点的位置高低,力量准备的精细度,母球旋转的精细度等等)我们假设:瞄准的正确性是95%。母球旋转与力量控制的正确性是95%

由于手腕在球杆接触母球的时候,能够改变和母球的相对关系。因此:

1、可以改变母球的路径,因此可以用来增加母球打击进球点的正确性。

2、可以改变母球的力量大小,因此也可以用来增加或者减少母球所获得的力量大小。以及旋转的力量大小等等。所以可以用来使母球的走位更加精确。

3、但是,不管用来确保哪一个部分,都必须牺牲对另外一个部分的保证!

如果我们没有关注手腕的这种特性,那么,当手腕的意念是用来维持母球的走位控制的时候,就会失去维持准度的能力。这就是前文当中提到的“母球优先”。如果手腕没有顾忌到母球的走位而全心全意的维持进球的任务。那么母球的走位控制可能就会和我们原先的计划不同。这就是“进球优先”

可是,这和我们一般的球友所认定的腕力还不是一样的东西:一般球友认定的腕力,是在发力之初腕力就作用完毕了。而高手的手腕是在球杆接触母球的后半段时间当中进行转变,才会具有这种功能!

这和我们握杆的方式有什么关系呢?

前面说过,手腕的运动方式是弧形的方式;如果我们没有方式来修正磨砺手腕的这种发力特性,那么,手腕作用在球杆上面的时间,就一定是在球杆动作的初始阶段,而不是在球杆运动的末端阶段。

目前台球界还没有关于这方面的讨论与认知。因此台球界分为两大阵营:

1、一个是以手腕为主要发力部位的打击群。这些主要是以9球为主的族群。这是因为9球在目标球只有一个的前提下,控制的需求变得比较大的原因。

2、一个是以手肘(加上微量腕力)的族群。这一个族群主要是以斯诺克和黑8为主的族群,这是因为这两种运动方式需要比较高的准度要求!

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或许能够明白。这两种思考方向都是不好的。真正好的思维方向,应该是如何把手腕依附在手肘为主导的发力过程中!

像在上一篇文章当中提到的,手腕外翻,手腕内翻和手腕与手肘垂直,就是利用手腕的接触位置,来改变我们在发力时候的力量特性,和控制属性。

所以,手腕如何握杆,如何发力。主要的考量是如何把手腕从传送力量的功能中。解脱出来,使手腕能够执行准度的意念!

这当然牵涉到发力的方式,杆法的应用等等。但是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如何使用手腕的这些功能,使手腕能够支持我们的打击意图!

http://s9/mw690/003d2quEgy6SCr5yD0c08&690
(图1

如图1所示:尽可能握在缠线的后方位置。

握在这个位置的原因有几个:

1、一般球杆的重心,都会设定在球杆缠線的前端附近,因此手腕握在球杆的这个位置。可以让球杆的重心处在手腕与架桥之间。不需要用额外的力量去维持球杆的平衡。

2、由于手腕握住的位置,正好在球杆重心的后方。在发力的时候,比较容易感受到球杆所反馈的感觉。

3、在一般身高的范围内。这个握杆的位置,是完成整个打击动作最好的位置。


应该怎么握住球杆

1要轻轻的环扣扶助球杆,不可以用力握住球杆。

2感觉中指微微扣住球杆,其它的手指轻轻的扶助球杆。

3球杆在前后运动的时候,可以改变球杆接触手中的位置。但是不需要特别利用那个部位接触。

4要尽可能维持球杆的独立性,避免运杆或者发力过程中,影响球杆的方向。纵使是在打击强力旋转球的时候,也不可以紧握球杆。要让球杆能够以它自身的惯性,通过母球。

5手腕的关节肌肉要尽可能的放松。

这里面也体现出球友对于球杆握在手肘应该是什么感觉的疑惑:

1、握杆太松,球杆容易维持自己的方向,并且能够充分应用球杆的性能。但是准度没有了最后的凭借!

2、握杆太紧。容易牵动球杆的方向。忽略球杆应有的性能应用。但是,对于我们意念的执行力是有帮助的。

3、所以台球的握杆最好是在两者之间。“空”与“不空”之间。就像握着鸡蛋在发力一样。不可以掉了,也不可以涅破了!

现在。我们又有一个问题了。我们如何能够知道球杆在什么时候,什么位置,应该处在手里什么位置?

http://s9/mw690/003d2quEgy6SCrM3oFO88&690
(图2

如图2所示:

我们在练习的时候,单纯的用拇指和其他的四指来夹住球杆!

(这不是发力的方式,只是用来理解球杆在手中位置的变化)

1、如图21所示:球杆回到后方的时候,以食指和拇指夹住球杆。

2、如图22所示:球杆在正下方的时候,以中指和拇指夹住球杆

3、如图23所示:球杆在最前方的时候,以无名指和拇指夹住球杆

在做这种练习的时候。最重要的需要维持球杆的水平,使球杆的水平度在整个过程中不产生变化。这样才能够清楚的知道球杆在每一个位置的时候,与手掌的接触位置。

当我们慢慢熟悉这些位置变化的时候,再以中指为主轻轻环扣球杆,其他的手指为辅。轻轻的环扣球杆。并且也和手指伸直的时候,依据球杆的位置来调整手掌接触球杆的位置。

调整自己的握杆方式位置的时候,有几件事情是需要理解的:

1、在分段发力练习的时候,当球杆行进到正下方的时候,手腕是维持后背的。因此在做分段发力练习的时候,要依据分段发力的需求,调整球杆与手掌接触的位置。

2、实际打击的时候,由于手腕的使用量是非常少的。因此球杆绝大部分的时候,都只有在中指附近转换,所以是用所有的手指来握住球杆的。练习归练习。打击归打击。练习是为了打击。

3、手肘的肌肉组成方向性比较精确,因此在实际打击的练习当中。我们还需要调整手腕动作的肌肉部位。使得手腕作用时候的肌肉方向,基本能够与手肘的方向一致。这样比较容易维持准度的稳定性。

不管什么运动,都是身体的机能在执行我们的意图!

在台球上面,由于手腕所具有的强大的变化能力,因此手腕腕力的应用,实际上也就是整个台球运动的灵魂所在。刻意的规避使用手腕,会使自己的打击变得呆板没有活力!过度的依靠腕力来执行打击的任务,则会遮掩太多的打击内涵。是自己产生太多不好的习惯!

所谓“知难行易”。

技术本来就是在摸索中磨砺产生的。

因此不管这些内容是否属实。都非常建议球友试试!

只是“试试”。

S。这些内容是我在台球教材中的延伸讨论!请大家到我的其他博客内容中看看。后面的章节还会逐条逐项来说明台球技术应该具有的正确观点。

(未完待续)

傅文政 2015528于台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