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游西陵(上)——2021河北自驾游记(十二)

标签:
旅游西陵 |
分类: 国内游记 |
清西陵内景区内的景点很多,各具特色。因为时间有限,我们根据老公战友的建议,重点参观泰陵,其他景点都只是走马观花的转了转。
这是清西陵景区的导游全景图。因为图中文字比较小,我用对几个主要景点用文字特别加以标注,以说明其相对位置。
我们从112国道北拐进入景区道路,最先看到位于清西陵西南角的慕陵。这是在“一起看地图”APP下载的慕陵地区卫星地图。
在上图中可以看到,慕陵呈东南-西北走向。东端的神道起点是座白色石桥,西端是陵墓宝顶。慕陵是道光皇帝陵寝。根据西陵官网介绍的信息,慕陵的修建可谓命运多舛。道光皇帝先是选择在清东陵营建自己的陵墓。建陵工程中发现地宫进水,不得已半途而废;又在清西陵另寻陵址,最后确定在西陵的龙泉峪重建。因为这个原因,建陵资金、材料和时间都出现问题。再加之道光皇帝在位时清王朝已经开始衰败,道光帝不得已简化原有规制,裁撤了明楼、神功碑楼等多项建筑,完工后的慕陵面积是清代所有帝陵中最小的一座。
进入慕陵参观需要购买门票。这是慕陵售票处展示的各景点门票价格。
根据慕陵售票处的展牌介绍,慕陵的面积虽然比较小,但是隆恩殿内的装饰比较精致,其中由金丝楠木雕刻的上百条龙非常漂亮,值得一看。我们因为时间紧张,没有进去参观,仅在慕陵东端的桥头拍了几张照片。
昌西陵是嘉庆皇帝的孝和睿皇后陵,因位于嘉庆皇帝的昌陵西侧而得名。这是在“一起看地图”APP下载的昌西陵卫星地图。
根据展牌提供的信息,嘉庆皇帝驾崩时,45岁的孝和睿皇后被其子道光皇帝尊为恭慈皇太后;她在皇太后的位置上享受了29年,根据“卑不动尊”的理念,孝和睿皇后去世后不能与嘉庆皇帝合葬,只能在嘉庆昌陵附近另起陵墓。在她去世后仅一个月,她儿子道光皇帝也去世了。因此她的陵墓只能由她的孙子咸丰皇帝主持建造。而当时清朝面临内忧外患,捉襟见肘,昌西陵的营造工程只得简约从事。昌西陵因此建成为清代规模最小的皇后陵。
昌西陵规模虽然小,却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其陵寝院内有回音石,陵墓北端半圆形围墙是效果良好的回音壁。这在中国古代陵寝建筑中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进入昌西陵景区参观,只在外面拍了几张照片。
从上图可见,昌西陵坐北朝南,最南端的建筑是三座三孔白石桥。与泰陵三座三孔白石桥比肩而立的形式不同,这三座桥之间的距离要远一些。
而且,每个桥拱顶端的镇水兽(据说其学名叫“蚣蝮”,是龙的九子之一)的造型很特殊。雕刻工匠将镇水兽头上的两个长角压住鬃毛,像是古代女子戴在头发上的发钗,造型颇为别致。这与我在其他地方见到过的镇水兽造型截然不同。
老公战友姓邢,他老家的村子就在泰陵西侧。承他热情邀请,我们在他家吃了一顿丰盛的农家饭。然后跟随他去参观位于泰陵东北的泰东陵。
这是在“一起看地图”APP下载的泰东陵卫星地图。
泰东陵的墓主人是雍正皇帝的孝圣宪皇后。据百度百科提供的信息,这位孝圣宪皇后为钮祜禄氏,13岁时嫁给雍亲王做侧福晋,后来生下儿子弘历。康熙帝在众多皇孙中格外喜爱弘历,认为他聪颖过人,让他进皇宫读书,并亲自抚养,还说钮祜禄氏是有福之人。这使得雍亲王对钮祜禄氏特别恩宠。雍正称帝后,将她封为熹妃,后来晋为熹贵妃。
雍正驾崩后,乾隆皇帝即位,将其生母钮祜禄氏尊为皇太后。乾隆皇帝事母至孝,有言必尊;不仅对太后的生活起居关怀备至,还对泰东陵(太后陵墓)的选址和建造亲力亲为。泰东陵建设周期长达四十年,是清西陵3座皇后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实际上,这位皇太后与甄嬛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她既没有与年妃唇枪舌剑,也没有与皇后明争暗斗,更没有与十七爷果郡王眉来眼去、暗渡陈仓。只是因为这位皇太后的娘家姓钮祜禄,她的儿子最后当了皇帝,与电视剧《甄嬛传》的主要情节有些许相似,所以当地人都称此陵为甄嬛陵。
泰东陵尚未对外开放,我们只能在外面拍几张照片。
落日余晖中的泰东陵,红墙黄瓦颜色如旧,却是门前冷落,几分清幽,几分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