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中西文化融合的大三巴街区(上)————2021澳门自由行(十二)

标签:
旅游澳门宗教哪吒庙 |
分类: 国内游记 |
大三巴牌坊体现了中西融合的文化风格,大三巴周边街区也是如此。
通向大三巴牌坊的小巷一侧,花坛中有一对青年男女的铜像。男子卷发高鼻梁,典型的欧洲面孔;女子圆脸弯眉,身着中式旗袍,手持一朵荷花。两人相互对视,脉脉含情,将跨国跨种族恋情演绎得淋漓尽致。
如前所述,大三巴牌坊是圣保禄教堂前壁(南墙)的遗址。根据网络上查询资料得知,前些年考古发掘发现了圣保禄教堂北端的地下墓室遗址。墓室位于教堂主祭坛的下方,存放当年教士、信众的遗骸,其中主祭坛正下方存放的可能是圣保禄学院创始人范礼安神父的遗骸。现在,地下墓室遗址被辟为陈列宗教文物、圣像、祭祀用品的天主教艺术博物馆。
穿过大三巴牌坊后面的广场,走下这道楼梯,就是墓室博物馆的入口。
这是博物馆入口的门牌。
入口处楼梯旁,特意保留的教堂地基的残石断壁。
博物馆里展品数量不多,均为天主教题材绘画、雕塑等作品,据说是从澳门各教堂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我们对宗教一窍不通,不了解其文化内涵,只是感觉展品很精美。
大三巴牌坊西侧的三角形空地上,有一座小小的哪吒庙。相传,19世纪后期,澳门地区瘟疫流行,久治无效。而柿山附近却少有病例发生。大三巴地区的民众认为,这是柿山有哪吒庙保护的缘故,而大三巴地区没有神庙压邪,所以疫病流行。大三巴地区乡绅坊众协商拟请柿山之哪吒神来大三巴镇邪祛病,却遭柿山居民反对。于是大三巴居民便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自行建哪吒庙,以求神灵保佑。
这座青砖黑瓦的房屋就是哪吒庙。
哪吒庙坐北朝南,两进房屋,第一进是门厅,歇山顶,三面不砌墙,以黑色木栅栏围绕。门前有石刻长联:“何者是前身 漫向太虚寻自我;吾神原真道 敢生多事感斯民”。门厅屋檐下,悬挂一幅“保民是赖”的匾额。匾额左右,一圈圈塔形盘香冒着徐徐的青烟。从栅栏间隙可以看到,里面的正殿屋檐下悬挂大红的“哪吒庙”牌匾。
门厅与正殿相连,中间没有天井。硬山顶的正殿只有一间,大约5米见方,正殿建筑和装饰非常朴素,四面青砖墙,白灰勾缝,没有吊顶,可以看到屋顶的檩条和椽木。屋顶上悬挂“同沾惠泽”匾额,下面层层叠叠的挂着多幅不同形状的红布贺幛,贺幛上绣着“哪吒太子”和荷花图案。下面的香案上摆放着各类香烛贡品,里面的神龛里供奉哪吒雕像。
哪吒庙虽小,香火却非常鼎盛。我们参观时,看到一位老者虔诚的向庙里志愿者咨询事宜,志愿者仔细倾听和耐心回答。我们不便打扰,鞠躬行礼后退出。
根据庙门口张贴的文字介绍得知,农历五月十八日是哪吒生日。每年这一天,当地居民都要举行盛大的哪吒出游活动。将哪吒神像请到一顶描龙画凤的轿銮中,沿澳门的主要街道巡游祈福,整个过程始终按照百年前的传统方式进行。除了出游,还有祈福法会和神功戏等活动,庆祝活动前后要持续一个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