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普天安宁的普宁寺(中)——2020承德游记(十七)

标签:
旅游承德普宁寺 |
分类: 国内游记 |
碑亭南面的天王殿是山门内的第一重殿,殿中间供奉笑容可掬的大肚弥勒佛,弥勒佛后面供韦驮天将;东西两旁供四大天王雕像。
导游介绍,佛教中的四大天王分别是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东方持国天王;他们分别持有不同的法器,各有不同的法力。其中南方增长天王持宝剑,舞动有“风”; 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寓意“调”;北方多闻天王持宝伞象征“雨”; 西方广目天王手缠一条龙代表归“顺”;合起来就是“风调雨顺”。天王殿里采光不太好,拍的图片不清晰。这是一张来自互联网的四大天王雕塑图片。
天王殿北面是普宁寺的前部主殿——大雄宝殿,这里是喇嘛念经和举行法会的场所。
大雄宝殿建在1.4米高的石砌须弥台基之上,面阔七楹,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黄琉璃瓦绿剪边覆顶,正脊中央置铜鎏金舍利塔。因为屋顶上有一条正脊和八条垂脊,正脊东西两端和八条垂脊上各有一条龙形装饰,所以也称为“九脊十龙”殿。
这是在承德文物局开设的“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网站下载的大雄宝殿VR全景截图。
大雄宝殿的两层屋檐下分别悬挂乾隆帝御题“大雄宝殿”和“金轮法界”云龙横匾。
或许是因为香火旺盛、青烟缭绕的缘故,“金轮法界”匾额显得灰蒙蒙的。我在网上找了张比较清晰的图片,聊补不足。
导游说,大雄宝殿内供奉三世佛,主尊为现世佛释迦牟尼,西为前世佛迦叶,东为后世佛弥勒。下图是在“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网站下载的大雄宝殿内图片,图片中间是现世佛释迦牟尼的雕像。
我们参观时,大雄宝殿里正在做法事,所以不得入内参观。听到另外一位导游对他的游客说,看到大殿窗口挂着类似五色经幡的窗帘吗?那就是里面正在法事的标志。
这是一张普宁寺喇嘛做法事的图片,转载自网络。
大雄宝殿东西两侧各有一座配殿。据导游介绍,东配殿内供奉3尊藏传佛教密宗金刚护法神,西配殿内供奉文殊、观音、普贤3尊菩萨。我对佛教的认识基本属于文盲级别,实在不理解各位神佛、金刚、菩萨的出身、法力。不敢多讲了。
参观过程中留意到配殿里悬挂的唐卡,很漂亮,很有特点。
导游说,唐卡是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画面的主要内容是藏传佛教的故事和人物。
多数唐卡是在布面、绢面和纸面上彩画而成,也有用刺绣、织锦、缂丝、贴花等工艺制作的唐卡。藏民在辽阔而荒凉的高地上逐水草而居,裹成一卷的唐卡成为随身携带的庙宇。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把唐卡系挂在帐篷里,就可供藏民们祈祷和膜拜。最小的唐卡仅有巴掌般大小,画在纸上、布上或羊皮上;而大的唐卡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平方米,每年择吉日而向广大信众示现,当其缓缓展开后,能够遮住整整一面山坡。拉萨的布达拉宫和青海塔尔寺都有如此巨幅的唐卡,每年都会在山坡上择吉日展开,当地人称“晒大佛”。
导游对唐卡的解释,让我对巨幅唐卡很感兴趣。我以“晒大佛”为关键词在百度图片中搜索,找到许多相关图片。随机选一张展示如下。
图片中的大唐卡铺展在山坡上,画幅巨大,造型丰满,颜色鲜艳,估计其面积大约相当于半个篮球场。如果在现场看肯定更壮观。这也是参观普宁寺的意外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