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穿行在草木葱茏间的环山御道(下)——2020承德游记(八)

(2020-11-29 12:24:51)
标签:

旅游

避暑山庄

山景

分类: 国内游记

站在二马道宫墙上向北眺望,但见一组红白相间的建筑坐落在层峦叠翠的山谷中,犹如一幅色彩绚丽、随山势而舒展的天然画幅。

穿行在草木葱茏间的环山御道(下)——2020承德游记(八)

 

此前浏览有关资料得知,清朝初年,藏传佛教在中国蒙、藏地区(包括青海、新疆)势力强大,教徒信仰虔诚。清政权为实现政权稳固,对边疆各少数民族实行怀柔政策,采用尊重蒙藏上层人物,顺应蒙、藏等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策略。自康熙皇帝开始,在避暑山庄周围依照西藏、新疆、蒙古喇嘛教寺庙的形制修建了十二座喇嘛教寺庙,并通过封赏、召觐、礼佛等活动加强与少数民族首领的联系,客观上维护了清王朝统一和民族团结。因为十二座寺庙中的八座由清政府理藩院管理(由中央财政提供资金支持),且都在古北口外,故统称外八庙。久而久之,外八庙便成为这十二座寺庙的代称。

我们看到的这组规模宏大、气势恢弘的建筑是外八庙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普陀宗乘之庙,位于避暑山庄正北方向。由于该庙仿西藏布达拉宫修建,因此也被称为小布达拉宫。

穿行在草木葱茏间的环山御道(下)——2020承德游记(八)

 

小布达拉宫东面不远,山谷的苍松翠柏之间,坐落着红墙金顶的须弥福寿之庙。

穿行在草木葱茏间的环山御道(下)——2020承德游记(八)

 

据史料记载,须弥福寿之庙是为迎接西藏六世班禅朝贺乾隆帝七十寿诞所建。因为是仿照班禅居住的扎什伦布寺建造,所以又被称为班禅行宫。

穿行在草木葱茏间的环山御道(下)——2020承德游记(八)

 

班禅行宫之东是承德市的居民小区。灰色的楼宇与绿树红墙的寺庙形成明显反差。

穿行在草木葱茏间的环山御道(下)——2020承德游记(八)

 

乘车环山游的第三站是北部宫墙附近一组幽静的庭院。因为这里枫树满山,夏季时青青似绿色的洲岛,故被康熙皇帝赐名为“青枫绿屿”。随车导游介绍说这里曾是囚禁被禁足后妃的地方,即传说中的冷宫。

青枫绿屿院内竹篱蜿蜒,回廊曲折、古木摇曳。

穿行在草木葱茏间的环山御道(下)——2020承德游记(八)

 

五间北房的廊檐下悬挂着康熙御笔的“风泉满清听”匾额。意指山下的泉水叮咚与山上的风摇树影融合成悦耳动听的音乐。

穿行在草木葱茏间的环山御道(下)——2020承德游记(八)

 

从青枫绿屿所在山坡向南眺望,可以清楚看到避暑山庄的草原区。下图左侧的尖塔是就位于草原区的舍利塔,据说仿南京报恩塔和杭州六和塔而建,塔前方是永佑寺。

穿行在草木葱茏间的环山御道(下)——2020承德游记(八)

 

永佑寺西侧有几十座蒙古包,原先是接待宴请蒙古王公贵胄的场所,现在是一家度假村。

穿行在草木葱茏间的环山御道(下)——2020承德游记(八)

 

从青枫绿屿所在山坡向东眺望,还可以看到位于承德市区东部的磬锤峰。因其形似棒槌,俗称棒槌山。经地质专家考证,磬锤峰原来是座天然石壁,由于地壳的长期运动,石壁被扭曲分割成若干段,大部分逐渐风化崩塌,只剩下这根石柱还屹立在山顶。由于风沙撞击和雨水冲刷多集中在地表,天长地久,石柱的根部越来越细,演化成棒槌形状。与我们此前在台湾野柳地质公园参观过的女王头有异曲同工之妙。

穿行在草木葱茏间的环山御道(下)——2020承德游记(八)

磬锤峰南面不远的山坡上,可见一块巨大的石头,因其状似蛤蟆,因此被称为蛤蟆石。磬锤峰与蛤蟆石南北遥相呼应,似在草木葱茏的山林间追逐嬉戏的两只精灵。果然是美景天成,好一幅自然图画。

穿行在草木葱茏间的环山御道(下)——2020承德游记(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