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朝官服补子的文化含义——2020清东陵游记(四)

(2020-10-06 20:51:47)
标签:

旅游

清东陵

展览

分类: 国内游记

参观守陵人家展览,在陈列的所有展品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系列清朝官服补子,据说是清朝官宦人家传下来的老物件,很有文化底蕴。

所谓补子,是指明、清两代,朝廷官员官服前胸后背分别装饰的一块动物纹样方形图案。补子的功能在于用不同动物纹样的图案标明官员的身份和级别。有关清宫历史故事的电视剧中,朝廷官员的服装上有各种图案样的补子。下图左侧是乾隆年间一品文官和珅在电视剧中的形象,右侧是道光年间一品武官赛尚阿在电视剧中的形象。衣服上的补子说明了他们官位。
     清朝官服补子的文化含义——2020清东陵游记(四) 

讲解员介绍,清朝文官衣服的补子用飞禽图案,武官衣服的补子用走兽图案。

这是文官一品补子,用仙鹤图案。在飞禽中,仙鹤被称为一品鸟,故用于象征一品文官。上图中,和珅官服上的补子就是仙鹤图案。
     清朝官服补子的文化含义——2020清东陵游记(四) 

刚看到这个展品时,产生了一个小疑问。镜框里两个补子的图案完全相同。为什么上方的那个被分成两半个?查阅有关资料后知道,清朝的官服补子借鉴了明朝官服的形制,但是有所区别。明朝的官服是团领长衫,侧面系扣子,前胸的补子是完整的一块;而清朝的官服是对襟长褂,前胸的补子因此被一分为二。

文官二品补子用锦鸡图案。据说,宋徽宗所画《芙蓉锦鸡图》中,对锦鸡有过五德(文、武、勇、仁、信)的评价,而这些品德恰恰是皇帝对于臣子的基本要求。所以,锦鸡被用以象征二品文官。
     清朝官服补子的文化含义——2020清东陵游记(四) 

文官三品补子用孔雀图案。孔雀象征吉祥,古代人将其视为最聪明、最自由、最能代表文德的飞禽,所以被用以象征三品文官。
     清朝官服补子的文化含义——2020清东陵游记(四) 

文四品补子用云雁图案,文五品补子用白鹇,文六品补子用鹭鸶图案,文七品补子用鸂鶒,文八品补子用鹌鹑,文九品补子用练雀图案。因为篇幅原因,不再展示其照片。

武官一品补子用麒麟图案。据说,麒麟象征皇帝“武备而不为害”的王道人君形象。本文第一张图片右侧赛尚阿官服的上补子就是麒麟图案。
     清朝官服补子的文化含义——2020清东陵游记(四)
 

武官二品补子用狮子图案,也称狻猊。传说狻猊是龙子之一,勇猛无比,可伏虎犳。以狮子图案作为补子象征武将的勇猛。
     清朝官服补子的文化含义——2020清东陵游记(四)
 

武三品补子用豹子图案;武四品补子用老虎图案;武五品补子用熊罴,武六品补子用彪,七品八品用犀牛,九品用海马。因为篇幅原因,不再展示其照片。

以前看明清两朝故事电视据时,只看到朝廷官员衣服上图案各有不同,没有留意到不同图案的含义及其所代表的官阶。这次在守陵人家展览中看到补子的展品和说明,长知识了。 

在长知识的同时,也感到一点困惑。

我在网络上查找清朝官服补子图案,无意中看到有关年羹尧的画像和相关介绍。

根据百度百科的介绍,年羹尧,字亮工,号双峰,安徽凤阳府怀远(今安徽省怀远县)人,后改隶汉军镶黄旗,清朝名将。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加封太保、一等公。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

百度百科还提供了年羹尧的画像。
     清朝官服补子的文化含义——2020清东陵游记(四) 

从上述内容看,年羹尧是清朝名将,战功彪炳,当然属于武官范围。但是百度百科提供的年羹尧画像中,官服上的补子却是仙鹤图案。这是怎么回事?难不成因为年羹尧曾经中过进士,所以授予他文官系列的最高职称?还是画像师搞错了?或者是其他原因?

我不明白,有点困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