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山中宝训”而得名的八福堂——2020以色列约旦旅游(十二)

标签:
教堂建筑形状布道 |
分类: 亚洲旅游 |
离开天使报喜堂之后,我们去参观八福堂(The Beatitude Monastery)。
据《圣经·马太福音》中记载:近2000年前,耶稣带着众信登上加利利湖西岸附近的一座小山丘,向大家训示说,有八种人可以有福:虚心的人有福了,因天国是他们的;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他们必得到安慰;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他们必承受地土;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他们必得饱足;怜恤的人有福了,因他们必蒙怜恤;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他们必得见上帝;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他们必称为上帝的儿子;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天国是他们的。圣经将这段话称为“山中宝训”,认为它是规范基督教徒言行的准则。耶稣布道的这座山因此得名八福山(Mt. Beatitudes)。1936年圣方济会在这座山上建立的教堂也因此被称为八福堂。
八福堂周围的花园草木葱茏,枝繁叶茂,犹如一座生机勃勃的植物园。
通往八福堂的石板甬道两侧,等距离的坐落着这种形状的小石碑,石碑朝向道路的斜面上镌刻着阐述八福教义的文字。
八福堂的正门朝北,青灰色的外墙,高耸的圆形拱顶,四周环绕着的一圈石柱支撑的回廊,装饰着牙黄色的拱形门券,显得简洁明快且古朴庄重。
参观八福堂的游客很多。这是一个来自欧洲的团,他们的导游正在介绍八福堂的概况。
从正门进入八福堂,首先看到中庭大门的门楣上方挂着一幅以加利利湖为背景的耶稣布道图。
画作描述了耶稣在加利利湖畔向信众布道的情景。
张老师特别提醒我们,进入教堂中庭参观要求服装整齐,女士的裙子必须过膝,而且不得大声说话。如果违反了教堂的规定,门厅旁边的老嬷嬷比容嬷嬷还厉害。多亏张老师提醒,我们在参观过程中都自觉遵守规定,这位老嬷嬷没有找我们的麻烦。
八福堂的中庭被设计成象征八福的八角形。我们随着其他游客的脚步,沿着逆时针方向环绕中庭一周。
大理石的主祭坛上方有一座金色的拱门。
金色十字架立在八棱台形的底座上,下面是红色大理石基座。
教堂穹顶下有八扇窗户,每扇窗玻璃上写着一条八福箴言。
步出八福堂,沿着室外环廊走到教堂的南侧。从这里向南眺望,疏影摇曳的棕榈树,郁郁青青的草坪,一条石板小路通向加利利湖的湖畔。
更远处的加利利湖,犹如一幅铺陈在山谷间的蔚蓝色绸缎,闪烁着柔和而安沉静的光泽。
在写此篇博文时,浏览参观过程中拍的照片,不由得对教堂的平面形状产生兴趣。
从教堂南面的草坪看,八福堂好像是一座等六边形建筑。
从八福堂的北面看,八福堂好像是一座平面呈四方形的房子,如下图所示。(因为我们拍照时逆光,此处用了一张在网上找到的不逆光照片供参考)
而我们参观的八福堂中庭是八边形的。
那么,八福堂的平面结构到底是什么形状?是四边形?六边形?八边形?根据我的观察和回忆,画了一张平面图。图的尺寸比例肯定不准确,希望大致结构与八福堂的平面图形相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