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四千年沧桑的雅法老城(中)——2020以色列约旦旅游(四)

标签:
广场雕塑许愿风景 |
分类: 亚洲旅游 |
被称为雅法老城中心的凯杜明广场(Kedumim Square, 旅游地图②号位置 )紧邻圣彼得教堂南侧。广场周围分布着许多年代久远、风格古朴的建筑。
广场周边的砖石建筑虽然说不上断壁残垣,却也是斑驳陆离、饱经沧桑的状态。
广场西北角有一组十二星座喷泉(Zodiac Fountain),夸张的雕塑造型和流畅光滑的外观与周边建筑的状态格格不入。我猜测或许是近年来为了体现古城旅游景观多元化而修建的设施。
尽管与周边建筑风格不太协调,十二星座的造型确实很新颖,很卡通。下图自左至右分别是白羊座、射手座、巨蟹座、天蝎座。
下图上排自左至右分别是狮子座、天秤座、双子座,下排是双鱼座和金牛座。
凯杜明广场东侧的一座小山坡,山顶平台上有一尊类似凯旋门的雕塑( 旅游地图③号 位置)。张老师说,这尊雕塑的名字是“信仰之门”(The Gate of Faith),是一名当代雕塑家于1973-1975年创作的。这是在雕塑东北方位拍的照片。
雕塑的东西门柱和横梁分别取材于圣经中的三个故事。东侧门柱介绍雅各梦见天梯的传说,上帝应许赐给他土地和并对他的后裔给予恩宠。西侧门柱讲述 “替罪羊”的来源;相传,犹太始祖亚伯拉罕根据上帝的旨意,将自己的幼子献祭给上帝,就在他即将献祭时上帝显灵,应允他用一只羔羊来代替幼子。横梁上的雕塑描绘以色列人攻陷耶利哥城的故事。
这是雕塑的北面。
从雕塑的南面看,东西两个门柱的内容与从北面看到的内容相仿,唯有横梁上的雕刻画面显著不同。据说,以色列人攻打耶利哥城时,根据神的旨意围而不打。围到第七天时,七个祭祀吹响了七个号角,耶利哥城不攻自破。横梁北面雕刻的是士兵围城情景,南面则展示士兵吹响号角的场面。
我感觉,“信仰之门”雕塑风格与挪威维格兰雕塑公园里的“生命之柱”有些相仿,但是比后者更抽象,也更不容易识别。我分别从雕塑的南面和北面仔细看,只看出几具挤压变形的人体,没有找到羔羊,也没有看到梯子;唯有横梁上的画面比较清晰,也比较容易理解。看起来,我的艺术鉴赏力还有很大很大的提升空间。
信任之门雕塑所在山顶平台的视野很好。从这里向西北眺望,米黄色的圣彼得教堂巍然耸立,挺拔的塔楼直刺云天,显得庄重而冷峻。
从山顶向北看,近处是提罗什圆形剧场(Tirosh Amphitheatre)的露天舞台。
再向更远的北方眺望,坐落在天际线的特拉维夫犹如海市蜃楼般云雾飘渺。
下山时,看到一块牌子立在小路尽头。张老师说,这条小路前方是一座名为许愿桥(The Wishing Bridge)的小木桥, 那块牌子介绍了许愿桥的来历。
许愿桥两侧桥栏上,等距离镶着十二块铜质的星座雕牌。据说,过桥者找到自己的星座,以圣彼得教堂为背景许个愿,会很灵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