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游览台北故宫的回忆
(2019-12-02 15:56:42)
标签:
故宫游览博物馆导游 |
分类: 趣谈 |
2010年,我到淡江大学参加学术交流会。会议主办方在学术交流之外特地安排参会人员游览台北故宫。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车上不仅有来自大陆和台湾的大学教授,还有来自欧美国家的会计学者。随车导游先问大陆和台湾的游客是否可以听懂英语讲解,我们表示没有问题。他说,那太好了。否则所有的讲解词都需要分别用英语和汉语各讲一遍,时间非常紧张。
导游在介绍故宫的整体情况时,使用The Palace Museum这个词组,概括说明故宫的建设年代、馆藏文物数量、重要藏品等内容。一位来自欧洲的游客(不记得是哪个大学的教授)提问说,这里是宫殿博物馆,是哪个皇帝的宫殿?导游回答说,这里不是皇帝的宫殿,中国明朝和清朝的皇宫在北京,台北博物馆里的藏品绝大部分是中国明清两朝皇帝留下来的珍贵文物。那位教授又问,你们为什么要将北京皇宫的文物搬到台湾来,是皇帝送给博物馆的?还是皇帝授权博物馆在这里展览的?
我不知道那位教授是真的不知道台北故宫藏品的由来,还是故意给导游出难题。那位导游大概从来没有回答过类似的问题,不知道怎样回答才能让那位外国教授理解,又不引起大陆学者的反感。他字斟句酌、小心翼翼的解释台北故宫藏品的由来,但是总是闪烁其词,不得要领。
好在旅游车很快到达台北故宫的停车场,那位外国教授跟着其他游客下车,不再追究这个问题,导游总算如释重负。
那次游览故宫时间大约一个多小时,记得当时故宫里游客摩肩接踵,陈列玉石白菜和肉石的展柜周围更是人头攒动,拥挤不堪。据工作人员讲,这两件展品是大陆游客必看的展品。每件展品都需要排队半小时才能看到。我们因为时间有限,不得不放弃观赏玉石白菜和肉石的想法。不少同行游客为此深感遗憾。
那次在故宫观赏的展品主要是陶瓷器、青铜器和书画藏品,因为时间仓促,走马观花,而且当时故宫内严禁照相和录像,记忆已经不清晰。现在回想起来,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位欧洲教授向导游质疑故宫博物院藏品来源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