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3年游览台北故宫的回忆

(2019-11-20 22:36:05)
标签:

多宝格

珍玩

展览

工艺品

分类: 趣谈

在撰写“国宝奇珍琳琅满目的台北故宫“系列博文的过程中, 回忆起2003年和2010年两次参观台北故宫所经历的趣事,随手写来,给自己加深印象,与朋友们分享体会。

2003年台北故宫的展厅分布和布展方式与现在有很大差别。那时各个展厅门口的服务台有说明书,游客可以根据兴趣自取。说明书用繁体汉字、英语、日语介绍该展厅展品的种类、历史和特点。

我们那次参观了张大千的百虎图、瓷器、陶器、玉器、藏传佛教法器、松花石砚、日本漆器、明清雕刻、书法、多宝格等专题展。这是介绍各展厅内容和特色的说明书。

2003年游览台北故宫的回忆


2003年游览台北故宫的回忆

 

那时参观台北故宫的游客没有现在这么多;即使是后来被称为台北故宫镇馆之宝的毛公鼎、玉石白菜和肉石的展柜前,也没有拥挤排队的游客。在玉石白菜的玻璃展柜里安装了放大镜,透过放大镜可以清晰的看到白菜叶子上的蝈蝈,甚至可以看到蝈蝈头上的须子。但是那时博物院内严禁拍照,所以没有留下任何图片。

那次游览台北故宫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位于三楼西侧的多宝格专题展(在上图中用红色框线注明)。那些构思巧妙、做工精美的多宝格及存放在里面的各种小巧玲珑的珍玩,让我流连忘返。记得有一枚放置在多宝格抽屉中的核雕只有橄榄大小,雕刻成一艘乌篷船,船舱、船桨、船舵一应俱全,船舱的窗扇可以开合,还可以看到船舱里有两个小人。其精致程度让人叹为观止,也让我对工匠奇思妙想的设计、巧夺天工的技艺产生由衷的敬意。

现将台北故宫博物院当时提供的 “珍玩多宝格总说明”转录于此。


珍玩多宝格总说明

多宝格是收藏各式珍玩的一种小橱柜,起源于何时,无法稽考,但在明代各家笔记中,时常提到当时一般文人,为外出旅行的方便,设计了一种备具匣,便于山宿外用,内置小梳匣、茶盏、香炉、香盒、匙筷瓶、香碳饼匣、途利匣等。所谓途利匣,就是放小裁刀、剉指、肉叉、发簪、镊子等什物的小匣,为旅途之便不可或缺的事物。

明代文人燕居,对于文房器用,也颇讲究,图书文具匣即是供应需求的产物。有时一个文具匣中,可盛小端砚、毛笔、书册、砚、墨、墨床、墨匣、镇纸、水盂、糊斗、水勺、小洗、香炉、瓶、盒组及印泥、玉印等不下三十种,铺陈得体,清而不俗。这种明代流行的备具匣、图书文具匣,或可视为清代多宝格的前身。

故宫多宝格之来源,有承自明代宫中收藏者,例如明嘉靖款剔红云龙福禄康宁小柜,即是一例。有臣下贡品,或外国进献者,例入陈列室中多件金漆盒、匣即是。有清代内务府造办处作坊承旨制作者。此外还有将多宝格设计图发交地方(例如扬州),著地方官员依据设计图样制作者。

由于清初国力强盛、民生安乐,文风盛极一时,而乾隆皇帝尤笃好风雅,不但书画鼎彝,即使竹、木、牙、骨之类,金、银、晶、玉之属,凡制作精细作品,或天然奇异之物,皆在搜罗之列。所以当时朝野,皆大肆搜集各地百珍异物进奉,以至宫中珍玩收藏为数极其可观。

多宝格的设计,琳琅多样,精巧无比。无论盒、匣、箱、柜,皆是一种妥善利用空间的工艺作品,以最有限的空间,存放最多的物品;在造型上,力求美观精巧。所以往往一件多宝格,箱盖中有盒,盒中有套匣,套匣中又有屉,隐隐约约,辗转曲折;有时一个转纽,便见门槅,门槅之后另有一番天地。故多宝格体积虽小仅及尺许,而所藏珍玩,每每多达数十、乃至百件。因此观赏时常有寻寻觅觅、扑朔迷离的趣味。由此可知,多宝格所藏珍玩,故多精品,即多宝格本身,亦是一件极具价值的工艺创作。

 在多宝格中所庋藏之珍玩,举凡铜、瓷、玉、象牙、珐琅器、玻璃、书画等,可谓各类陈杂;而且每一件珍玩放置的位置,皆有其独特之设计,如古玉、牙雕等,都在设计得恰能盛置器物的屉、座内存放,而槅、匣,则多陈设小画轴、小画卷、小扇面。这些书画、扇面多由宫廷画家在小仅及寸的画幅上精绘细书;至于小笔山、小水注等,皆具体而微,小中见大。

本院收藏之多宝格,由于清代帝王酷爱,故原来大多存放于清宫养心殿、储秀宫、重华宫等帝后燕居之所,此次本院展出之多宝格共有三十四件之多,其大小、造型、质材多不相同,有方形、圆形、长方形、立柜形、套匣形、书卷形等等,品目繁多,不一而足。期能以此提供社会人士,认识我国工艺设计之精巧。


后来,我在网络新闻报道中偶然看几幅我在专题展中见到过的多宝格图片,勾起了我对多宝格的印象。遂将那次参观多宝格专题展的记忆写成一篇名为“盒里乾坤大 匣中日月长“的博文,并配上新闻报道中的图片一并发布在我的博客中。

这次参观台北故宫,多宝格专题展早已经撤展,只在其他展室看到零星几个多宝格,也都是2003年看到过的。希望以后还有机会看到更多、更精美、更漂亮的多宝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