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奇珍琳琅满目的台北故宫(下)——2019台湾自由行(四十四)

标签:
陶瓷定窑汝窑均窑 |
分类: 国内游记 |
台北故宫二楼东侧是陶瓷常设展厅。在这个展厅中,不仅可以亲眼目睹以前只在电视或画册中看到过的国宝级陶瓷珍品,还能够学到许多有关陶瓷的历史知识。
这是白陶鬹,是新石器时期大汶口文化的典型器物。
双耳波涛纹彩陶罐,是新石器时期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典型器物。
汉代的绿釉陶楼阁,距今2000年以前的陶器。
西汉时期的彩绘陶猪,很严肃的表情,似乎在思考猪生。
东汉时期的褐釉陶犬,开怀大笑的状态,已经达到笑掉大牙的程度。
唐代的灰陶加彩仕女俑,体现了唐朝人以胖为美的审美观。
北宋时期汝窑天青椭圆水仙盆。这是宋朝五大名窑之一的汝窑出产的“天青色”瓷器。据说,宋徽宗在梦中看到一种
北宋时期的定瓷孩儿枕”:据说只有三件存世,一件在北京故宫,两件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定窑的窑址在河北省曲阳县。其产品以白瓷为主,器型多是碗、盘、枕等日用生活器皿,釉面呈象牙黄色。这是一个莲花造型的定窑大碗。
钧窑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钧窑的釉色基调是青色,偶然有在青色中出现或深或浅的红色或紫色的色斑,犹如漂浮在青天中彩霞,瑰丽多彩,人们当时对此现象无法解释,将其称之为窑变。由于这种色斑不是人工刻意所为,也无法控制和复制,所以古有"钧瓷无对,窑变无双"的说法,又有“钧瓷挂红、价值连城”的说法。这是一块钧瓷的盘子,盘面上有窑变产生的紫色斑块。
耀州窑位于陕西铜川县,以橄榄绿青瓷著称,在北宋时期达到鼎盛状态。耀州窑瓷器的装饰手法以刻花和印花为主,刻花刀法犀利流畅,刚劲有力,立体感较强。这是一个耀州窑的刻花大碗,釉质细腻,具有玻璃感,碗内的刻花疏密有致,花瓣上的篦划纹增加了图案的立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