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原住民习俗的九族文化村(下)——2019台湾自由行(三十三)

标签:
原住民猫头鹰博物馆剧场 |
分类: 国内游记 |
九族文化村的原住民部落园区里有一座九族文化博物馆。
进入博物馆不需要买票,也不需要再次核验入园门票。但是参观的游客寥寥。
博物馆门厅的墙壁上,悬挂着台湾大学教授、著名考古学者陈奇禄为九族文化村落成题写的“文化传承”匾额。
工作人员为我们简单介绍台湾原住民各民族的分布状态。
博物馆里的展品以台湾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工具、建筑等为主。我们的时间有限,只能大致浏览其中的主要展品。
这是排湾族的新娘头饰。
鲁凯族的女性礼服。
布农族女性常服的头饰。
泰雅族人历史上善织。这是泰雅族人手工织造的花毯。
排湾族历史上有严格的社会等级标准。从各家房屋檐桁上雕刻的图案可以了解该家族的社会等级。
我不了解檐桁上图案所代表的含义和等级,只是感觉各种图案都很精美。
卑南族人狩猎使用的投矛。
博物馆的两名工作人员为我们演示手工织锦。这两个小姑娘都是少数民族,但是如果她们不穿传统民族服装,一点也看不出来。
这是原住民部落园区里的那鲁湾剧场,每天两次上演介绍传统民俗风情的歌舞。头顶上方的缆车是九族文化村通往日月潭的,我们的门票里含缆车票。因为我们是开车来的,乘坐了缆车还需要再回来开车,所以只好放弃。
两尊高大的卡通人形柱立在剧场的入口处。
那鲁湾剧场是个环形露天剧场。舞台四面环水,观众席通过三座小桥与舞台相连。
阿里山的姑娘和小伙在舞台上载歌载舞,介绍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和礼仪庆典。
游客可以参与一些原住民的传统游戏。这是老公在射箭,他的准确率比我高多了。
我在这位帅哥的指导下打陀螺,虽然打的不好,居然得到帅哥的表扬。
这座小商店出售用泰雅族人织造面料做的披肩、挎包等。店里有一台泰雅族人使用的小织布机,有兴趣的游客可以在这里学习自己织布。
原住民部落区的道路两侧和店铺门口,摆放着许多五颜六色的猫头鹰雕塑。
手持权杖、头戴王冠、腰别弯刀的一对猫头鹰,很可爱。
看到我对猫头鹰的雕塑很感兴趣,学生告诉我们,大陆人和台湾少数民族对猫头鹰所代表的文化符号有截然不同的认知。日月潭的邵族人相信,猫头鹰可以预知家中是否会有喜事发生,特别是预报女性是否怀孕。女性怀孕时会梦到猫头鹰,且会有猫头鹰飞到她家屋顶咕咕叫,来护佑怀孕的妇女。因此猫头鹰被视为吉祥的报喜灵鸟。正是基于这种传统,许多店铺喜欢用猫头鹰造型做装饰。
这是路边的母子猫头鹰雕塑。
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九族文化村自2000年举办九族樱花祭活动,在2005年推出赏夜樱的灯光秀。并借助猫头鹰报喜灵鸟的文化象征和夜间活动的生活习性,任命其为守护夜樱的吉祥物。为此特别制作了许多猫头鹰形路灯。
这就是路边的一个猫头鹰形路灯。晚间时分,猫头鹰周身发光,勾勒出九族文化村蜿蜒曲折的道路和婆娑起舞的花影。别有一番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