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香古色推陈出新的传艺中心(上)——2019台湾自由行(十六)
标签:
传统工艺黑玉工坊 |
分类: 国内游记 |
2019年4月12日中午,我们乘台铁离开花莲到达宜兰。当天下午,搭乘出租车去游览宜兰传统艺术中心,简称传艺中心。这是在谷歌地图下载的截图,图片左侧红色梯形区域是传艺中心,右侧新月形黄线区域是游客停车场。
传艺中心建于2003年,集中展示台湾地区各种民间传统艺术;籍此促进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发展与创新,推动对民间艺术的传承和研究。
传艺中心的外墙上的大字标牌。由于阴天,照片颜色都比较暗淡。
这是传艺中心的售票处。以前来台湾交流时曾经参观过这个中心,记得当时购票要排长队,园区里面人头攒动。这次大概因为天气不好,也不是周末,购票游客不多。
售票处工作人员将介绍传艺中心重要展览和表演时间等信息的”传艺快讯“随同门票一同递给我们。
售票处旁边的墙上张贴着一张导览图,详细而形象地介绍传艺中心主要景观的位置。由于传艺中心的园区南北长,东西短,为了方便游客,导览图采用上西下东,左南右北的方位。
导览图旁还有一幅文字展板,概况介绍园区三馆三街三建筑等主要景点;并强调其主要特点是:传承之粹、街区之趣和建筑之美。
我们到达传艺中心时已经是下午3:30左右,来不及仔细参观传艺中心的全部景观,只能随机性的走马观花看了几条街道、几间商店和建筑。
从入口进去就是位于园区东侧的鲁班街。小街长约百米,左右两侧错落有致的分布着几十家介绍传统手工技艺、制作和出售传统工艺品的店铺。
这家店的名称叫做“器透工坊”,主要经营玻璃、琉璃、陶瓷等不同材质的手工艺品。所有的商品都是单独设计和制作,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款产品。
游客可以在这里定制自己喜欢的器具,如果有兴趣和有时间,还可以在这里学习给陶坯上色、绘画的技术,将自己喜爱的图案画在陶坯上,做成茶具、酒具送给朋友。
这家商店的名称叫做“台湾黑土”,主要经营以台湾产石材为原料的工艺品。
工作人员为我们展示一款用台湾黑玉制作的茶壶。黑玉里的天然成分在光线的照射下,显现出神奇的花纹和图案。与夜光杯有异曲同工之美。
用石头制作的茶壶、砚台、花瓶、桌屏等各种工艺品,造型古拙,色彩天成,让人爱不释手。
一家名为“卓也蓝染”的店铺,门口摆放着几幅类似蜡染的布料。其中最右侧的布料的印染效果很飘逸,颇有远山含黛的感觉。
卓也蓝染店门口悬挂的布灯笼,都是用不同染色图案的布料作为灯笼面。
店员向我们介绍,这家店里所有织物都是用竹纤维织造,用天然植物颜色印染。店堂里悬挂的围巾、窗帘、桌布、床品,每一件都像一幅月色朦胧的水墨画。
这家店的名称叫做“青木工坊”,传承台湾老艺人手工竹刻、竹编、竹雕等技艺。店里展卖各种以竹木为材料的菜篮、提盒、攒盘、折扇、收纳架等,看上去很精巧,也很实用。
下图中的玫瑰是用木刨花做的。店员告诉我们,制作玫瑰的刨花来自一种有特殊香气的树木。将这样一篮玫瑰放在房间里,其香气可以维持很长时间。
上述三家店铺都在鲁班街;在即将结束参观时,我们在临水街南端看到一家缂丝馆。
以前在读《红楼梦》时我就知道缂丝是非常漂亮的中国传统丝织品;后来在在南京参观江宁织造博物馆时得知,缂丝是以素色蚕丝为经线,彩色蚕丝为纬线,采用通经回纬的方法织成的平纹织物;由于缂丝的纬线能自由变换色彩,因而特别适宜制作书画类作品。也因为缂丝的花纹与素地、色与色之间分界清晰,类似刀刻的效果,因此也被称为“刻丝”。但是没有看到过缂丝的实际制作过程。这次在传艺中心居然看到缂丝馆,也算是意外收获。
由于时近黄昏,缂丝馆里已经没有游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游客可以在这里学习缂丝知识,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在师傅的指导下使用这里的传统织机自己制作缂丝。
这是一幅已经完工的缂丝制品,画面虽然简单,但是“刻”的效果很明显。
缂丝馆里挂着两幅缂丝工匠师傅制作的“二龙戏珠”,精美至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