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中横诸桥(下)——2019台湾自由行(十一)

标签:
桥梁寺庙文化吊桥 |
分类: 国内游记 |
这是稚晖桥,桥两端的横梁上方都挂有稚晖桥的牌子。
郑师傅告诉我们,稚晖桥以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吴稚晖先生的名字命名,以纪念他在汉文化发展和教育方面的杰出贡献。
根据百度百科提供的信息,吴稚晖是著名的文化学者和教育家;他学贯中西,爱国坚定,生活淡泊,终生致力教育和文化普及,赢得了人们的崇敬。他首创的汉字注音字母在台湾得到广泛应用,促进了平民百姓的识字能力和文化水平提高。1963年,吴稚晖百年诞辰之际,为纪念他在文化学术及科学方面的贡献,联合国文教组织将吴稚晖列为世界百年文化学术伟人。
距离长春祠不远处,有一座禅光寺。这是禅光寺的山门。
据说,禅光寺是太鲁阁公园内海拔最高的寺庙。这是禅光寺的正殿。
禅光寺山门临近一道宽约百米的深谷,一条简易人行便桥横跨其间。这座桥太简陋,简陋得没有名字,当地人都称其为吊桥。
吊桥的木板桥面宽约1米,两个相向行走的过桥者勉强可以侧身而过。由于两个过桥者的重量和走路频率不匹配,所以桥会产生明显的晃动。如果更多人同时上桥,晃动会更剧烈。有的游客只走到三分之一处,就因为受不了晃动而退回来。
我们战战兢兢地走过吊桥,迎面是一座大理石的牌坊。牌坊的门楣上有“索道步云”四个大字。不知道其中的“步云”二字是吊桥的名字?还是登山索道的名称?从这个牌坊处向上攀登,可以到达禅光寺的钟楼;再从钟楼所在山峰下行,可以到达我们曾经祭拜过的长春祠。虽然山路陡峭、栈道悬空,但是没有索道。因此我理解,索云应该是吊桥的名称,而且,走在摇摇晃晃的吊桥上确实有腾云驾雾的感觉。
从牌坊处沿石阶向上攀登,道路狭窄,崎岖难行。上到山顶后眺望,坐落在群山之中的禅光寺,金顶庄严、气象辉煌,一派佛门胜地的景象。
上图中,一道桥梁横空出世,跨越禅光寺左侧的峡谷激流。郑师傅告诉我们,那就是代替旧长春桥(详见前篇博文)而于2014年修建的新长春桥。
一座座蕴含中华传统文化理念的桥梁,犹如一颗颗造型各异的明珠,镶嵌在太鲁阁公园的碧水青山之间,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根深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