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酷似纪念碑的先民纪念堂(上)——2018南非旅游散记(二十四)
标签:
先民纪念堂布尔人牛车雕塑 |
分类: 非洲旅游 |
2018年8月21日上午,我们的汽车驶离开太阳城,去参观位于比勒陀利亚市郊外的移民先驱纪念堂(Voortrekker Monument),方导说南非的中国人习惯将其称为先民纪念堂。
行车路上,方导向我们介绍,先民纪念堂为了纪念南非布尔人大迁徙过程及其在迁徙过程中与本地祖鲁人斗争历程而建立。17世纪中叶,荷兰人在航海中发现开普敦,并率先那里经商定居。这些荷兰人后裔被称为布尔人。19世纪开普敦被英国占领,因为不甘忍受英国人的统治,成千上万的布尔人相约从不同地方出发,加入向北迁徙的队伍。他们拖家帶口,扶老携幼,风餐露宿,前后历经20年之久。在迁徙之初,布尔人首领出于安全考虑,派出由117人组成的先遣队去探测迁徙路线前方的情况。先遣队在行动中与南非原住民祖鲁人发生冲突,祖鲁人部落的酋长假意诈降,设下“鸿门宴”,将先遣队全部成员斩尽杀绝。布尔人首领得知先遣队员全部遇害的消息后,痛下决心要为先遣队报仇。1838年12月16日,迁徙中的部分布尔人在先民纪念堂馆建造的地方与祖鲁人正面交锋,仇人相见,分外眼红。530个布尔人用64辆牛车围成战阵,男人伏在车后抗击,妇女在他们的身后填充弹药,妇女的身后是儿童,负责了望放哨。最终,500多人的布尔人依靠比较进武器战胜了人数30倍于己的祖鲁人。这就是南非历史上著名的布尔战役。因为战败者血流成河,也被称为血河之战(Battle of Blood River)。
1938年,为了纪念布尔之战100周年,先民纪念堂在当年的战场遗址处破土动工,1949年竣工并对外开放。
这是在谷歌地图下载的卫星图片。椭圆形草坪当中的方形建筑是先民纪念堂。
中午时分,我们到达先民纪念堂。纪念堂的建筑风格很有特点。从远处看,其外形酷似一座雄伟壮观的纪念碑。也许这正是当初设计者希望达到的效果。
纪念堂庭院门口陈列着一辆有顶篷的铁轮车。方导说,这种牛车是19世纪布尔人大迁徙使用的主要交通工具,所以也称那次迁徙也称“牛车大迁徙”。
进入庭院大门,通向纪念堂的道路右侧的地面上,三座花岗岩基座上镶嵌着大理石铭牌,分别三种不同语言介绍建立纪念堂的起源和意义。
这是其中的英语铭牌。
纪念堂坐南朝北。进入庭院迎面看到纪念堂北外墙正中壁龛里的一组青铜人物雕塑。
雕塑的人物是一位母亲与她的两个孩子。母亲的坚毅面容诠释了布尔人在长达20年的迁徙过程中所承受的的艰辛与苦难。
先民纪念堂的大门在雕塑后面的高台上。雕塑两侧各有一道通向大门的楼梯。
大门的门楣上悬挂着一个石雕的非洲野牛头。据说,野牛被认为是非洲最危险的野生动物,此处悬挂水牛头的寓意是借助野牛的法力来保护纪念堂免受侵害。
纪念堂周围有一圈椭圆型围墙。花岗岩的墙体上,镶嵌了64辆牛车模型,用于纪念布尔人以64辆牛车围成一圈、最终战胜祖鲁人的血河之战。

围墙边的木棉花开得热烈灿烂,殷红如火:映衬着连绵不断、似乎辚辚有声的牛车模型,两者的反差显著,却也相得益彰。
补充说明:此文发布之后,一位网名为“左慈戏曹”的朋友留言说,比勒陀利亚现已更名为茨瓦内。多谢这位朋友的热心指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