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心买了不惠民的惠民票

标签:
全运会奥体中心门票惠民 |
分类: 有感 |
昨天晚饭后,我们去游览天津奥体中心。由于正在全运会期间,奥体中心是主赛场之一,通往奥体中心的道路非常拥挤,出租车停停走走,平常15分钟的路,走了半小时才到。行车路上,出租司机问我们是否到奥体中心看比赛,我们回答没有票,不看比赛,就是去那看看街景,拍拍照片。
司机师傅立刻热情地说,奥体中心门口有很多人转让单位发的门票,比售票窗口卖的便宜很多。60元的票30元就能买下来。
事情果然如师傅所言,出租车刚刚停在奥体中心中心北门外的路口,我们还没下车,就有好几个人围上来兜售他们手中的门票,要价每张60元。因为提前听到了司机的告知,我们自然不接受这个价格;对方一再降价,最后以每张25元成交,两张50元。这是我们买的门票。
由于买票时已经过了开赛时间,我们拿到票以后就急忙入场,没有注意票面的票价。今天上午将门票拿出来,才看到票面标明“体育惠民票”,没有价格。那么25元一张的惠民票是买贵了还是买便宜了?我在网络上查了一下才知道,昨天的田径比赛是惠民专场,居民可以在全市16个发放点凭身份证免费领取,即使没有领到免费票的,在场馆旁边的售票亭当时买票,每张票价才10元。这些信息在天津各大媒体都有披露,但是因为我们原来没打算看比赛,所以没有关注。结果是花了50元买了原本不要钱的票。
后来想想,为什么我们轻易接受25元的价格?可能是因为先前听到出租车司机说“60元的票30元就能买下来”,就先入为主地认为所有票价都是60元。事实上,人家说的是那些热门赛事的门票60元(例如开、闭幕式,乒乓球、体操等,60元还是低的,最高的500元),而没有说票惠民票也60元。说到底,还是因为我们自己不小心,没有及时了解相关信息,所以才花钱买了不惠民的惠民票。
这就是因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