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繁衍珍禽的卡罗里动物保护区(下)——2016新西兰旅游散记(十九)

(2016-06-26 22:38:03)
标签:

几维鸟

国鸟

银阙

毛利人

分类: 大洋州旅游

在游览保护区的过程中,导游重点向我们介绍新西兰的国鸟“Kiwi”,其珍贵程度相当于中国的大熊猫。这种鸟因其叫声“keee-weee”而得名;汉语翻译成“几维鸟”,有的旅游攻略将其译为“奇异鸟”。

由于我的英语水平较差,不能完全理解导游的讲解。以下关于几维鸟的介绍,部分来自于网络信息。几维鸟以捕食昆虫和浆果为生,寿命可达三十年。由于新西兰地理环境温润,食物资源丰富,为几维鸟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而且早年间新西兰南北两岛没有任何危及几维鸟生存的动物天敌。在如此舒适的环境中,几维鸟在地面觅食就可以吃饱肚子,既不需要艰苦的长途迁徙以求温饱,也不需要高速度飞行以躲避其他动物的袭击。飞行对于它们来说已经不是生存的必要条件,于是乎它们飞翔能力逐渐退化,身体形状也逐渐演化成现在的形状:翅膀萎缩,身材粗短,嘴长而尖,腿部强壮,羽毛细如毛发,外表看上去就一个长着尖嘴的多毛大皮球,最后彻底丧失了飞行能力。

这是我在保护区游客中心看到的几维鸟图片明信片和工艺品。

繁衍珍禽的卡罗里动物保护区(下)——2016新西兰旅游散记(十九)


 繁衍珍禽的卡罗里动物保护区(下)——2016新西兰旅游散记(十九)

 

随着世界各国交流的增加,一些外来动物物种被引进到新西兰,严重危及几维鸟的生存状态。这些可爱而可怜的几维鸟,他们习惯于在舒适的环境中无忧无虑的生活,没有任何能力抵御外来天敌,一旦受到其他物种的侵袭,其生存数量急剧下降是必然的结果。全世界现存的几维鸟不超过7000只,都生活在新西兰,已经处于濒临灭亡的状态。新西兰政府和动物保护组织不得不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以维护野生几维鸟的种群数量。

导游告诉我们,几维鸟习惯白天躲在洞穴里,夜间出来觅食。他指着路边的一块牌子告诉我们,这附近曾经有人在晚上看到几维鸟出来活动。消息传开以后,有的游客为了一睹几维鸟的真容,携带着照相设备在这里彻夜守候,从而影响了几维鸟的生存环境。所以保护区规定,凡是观看几维鸟的游客,必须在下午5点之前离开。

 繁衍珍禽的卡罗里动物保护区(下)——2016新西兰旅游散记(十九)

我们没有时间在保护区等待几维鸟的大驾光临。而且即使在这里等到下午5点,几维鸟也未必肯赏脸。只能带着遗憾的心情离开保护区。【附注】

我们虽然没有见到新西兰的国鸟,但见到了新西兰的国花——银阙(silver fern)。银阙没有几维鸟那样珍贵稀有,在保护区里随处可见。

繁衍珍禽的卡罗里动物保护区(下)——2016新西兰旅游散记(十九)
 

我以“银阙”为关键词在网络中搜索,了解到如下信息:在新西兰原住民毛利人的传说中,银蕨原本是生长在海洋里的,后来被毛利人的祖先邀请到新西兰的森林里,就是为了庇佑毛利族的村民。从前,出征狩猎的毛利人都是依靠银蕨树叶背面的银光来认路回家。他们坚信,只要将银阙叶子翻过来,背面的银色面便会反射星月的光辉,照亮穿越森林的路径。

繁衍珍禽的卡罗里动物保护区(下)——2016新西兰旅游散记(十九)
 

银阙不仅有文化层面的含义,其生长过程中的变化也很有特点。我在网络上下载了两张图片,介绍银阙嫩芽生长变化过程。

这是新生的银阙枝条,幼芽嫩叶呈螺旋卷曲状,象一个个聚集在在树枝上的小田螺;

繁衍珍禽的卡罗里动物保护区(下)——2016新西兰旅游散记(十九)

 

随着枝条和嫩芽的徐徐舒展,田螺变成了一只只悬挂在树枝上的小海马。

 繁衍珍禽的卡罗里动物保护区(下)——2016新西兰旅游散记(十九)

银蕨被认为能够体现新西兰的民族精神,因此被认定为新西兰标志。在新西兰各地,到处都可以看到银蕨造型的纪念品和配饰。我喜欢收集书签,特意买了一些有银阙图案的书签。

繁衍珍禽的卡罗里动物保护区(下)——2016新西兰旅游散记(十九)
 

左侧两枚木质书签,用云母片镶嵌出银阙的叶片和幼芽图案。右侧两枚布质刺绣书签,不仅有银阙叶片和幼芽图案,还有一只几维鸟。

不仅是商家以银阙图案作为卖点,政府部门也将银阙作为新西兰的形象代表。被视作新西兰技术移民跳板的工作签证,就叫做银蕨签证(Silver Fern Visa)。

 

【附注】没想到两天以后,我们游览陶朗加时弥补了这个遗憾。陶朗加的TE PUIA公园里,专门有一间供游人参观的几维鸟舍(kiwi house)。这是鸟舍门口的说明书。

繁衍珍禽的卡罗里动物保护区(下)——2016新西兰旅游散记(十九)
 

这是鸟舍门厅里展示的几维鸟标本。(因标本外面的玻璃罩子反光,拍出的照片当中有白色的影子。)

繁衍珍禽的卡罗里动物保护区(下)——2016新西兰旅游散记(十九)
 

上面图片中,鸟脖子下方的白色物体是几维鸟的蛋。记得在网络上看到过介绍,几维鸟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蛋特别大,重量相当于成年几维鸟自身体重的三分之一。

在参观之前,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为了尽量减少对几维鸟的打扰,鸟舍里禁止拍照、摄影,也不许开灯和大声说话。进入鸟舍之后才发现,里面还有一层玻璃幕墙。我们隔着玻璃幕墙、借着屋顶天窗微弱的自然光,看到一只篮球大小、灰黑色的几维鸟悠闲自得地在昏暗的鸟舍里散步。由于光线暗淡,看不清具体模样,乍一看似乎就是一只毛茸茸的篮球在幕墙里溜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