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诺千钧的两代义务守墓人——瞻仰本斋纪念园有感(四)

(2016-05-07 21:13:53)
标签:

承诺

守墓人

父子

寻亲

分类: 国内游记

高纪庄突围战纪念馆的展品中,有一块题名为“义守英灵”的展板。

一诺千钧的两代义务守墓人——瞻仰本斋纪念园有感(四)


展板向参观游客讲述了一个父子两代信守承诺,70余年守护烈士英灵的动人事迹。

194262日凌晨,回民支队长途跋涉达到高庄、纪庄。时任纪庄村村长的王梦北,立即组织村民为部队送水、做饭。上午9时,战斗打响,王梦北做向导,帮助回民支队突围。。

突围战结束后,王梦北含泪组织村民,就地掩埋了战斗中为国捐躯的88位烈士。3天后,他和乡亲们配合返回纪庄的马本斋司令,按照回族宗教礼仪重新埋葬了88位烈士遗体。为了防备丧心病狂的日军将被埋葬烈士的遗骨掘坟示众,王梦北当面向马本斋郑重承诺:“誓死看护陵园”。

此后的半个世纪,王梦北用他的一生来履行这句承诺。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为烈士陵园清理砂石杂草、擦拭墓碑、清扫墓园,为前来瞻仰的学生和群众讲述回民支队的英雄事迹。

王梦北的言行深深感染了儿子王志杰。他经常对儿子说,“这些回族兄弟是为了打鬼子、为了解咱解放牺牲在这儿的,咱啥时候也不能忘了他们。”1979年王梦北罹患重病,行动不便,王志杰主动陪同父亲守护烈士陵园。1993年,80岁的王梦北在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守墓的使命,他叮嘱儿子王志杰要照顾好这片墓地,让这些为国捐躯的英雄英灵有依。王志杰义无反顾地担起了守护烈士英灵的重任。

陵园中埋葬88位烈士,牺牲时多是年轻人,最大的30岁,最小的才13岁,很多都没有留下姓名、籍贯等信息。王志杰守护烈士陵园的同时在萌生了一个想法。他说,“我想为烈士寻亲,他们应该有姓名、有原籍,他们不应该被历史遗忘。”为此,年近花甲的王志杰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寻亲之旅”。经过不懈的努力,他辛苦付出得到了回报。88位烈士中,已经有46位确定了姓名和原籍,16位确定了姓名,还有26名待确认。王志杰做这件事的目的很简单,也很伟大:“人们能记住英雄,这是我最感动的事儿。”

王志杰父子信守承诺、义务守墓的感人事迹先后被新华社、人民网、河北日报、衡水日报等多家报社和网站报道,而且走进央视,感动了无数人,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

在纪念园的大门口,我们向门卫打听王志杰的现状。没有想到,那位门卫就是王志杰本人。我告诉他,我是曾经在阜城插队的知青,这次是从天津来的。他说,难得你们知青还记挂着阜城,还专门来到这里来看看。

这是我与王志杰的合影。

一诺千钧的两代义务守墓人——瞻仰本斋纪念园有感(四)


王志杰地送给我一本他父亲口述、他撰文整理的《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高纪庄突围作战亲历记》。

 一诺千钧的两代义务守墓人——瞻仰本斋纪念园有感(四)

 

王志杰认真地在扉页上签字,落款是:“二代义务守墓人”。

一诺千钧的两代义务守墓人——瞻仰本斋纪念园有感(四)

 

说明:本篇博文中大部分内容来自于王志杰送给我的这本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