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淘金马车照相馆合影 |
分类: 大洋州旅游 |
疏芬山小镇的中心是一条仿照19世纪古镇格局修建的商业小街。
这是药房、黄金办公室、银行,应该是当时小镇的政治、经济中心了。
这是邮局。在通讯不发达的19世纪,来自世界各地的淘金者只能通过邮局与家人诉说乡愁、互道珍重。可以想象,这里曾经寄托了多少异乡游子的思乡情怀。
一间小面包房,门口的黑板上写着各种面包和蛋糕的价格,是否还是当年的价格呢?
这是马车行。在19世纪的淘金小镇,马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马车房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行业,相当于现在的出租汽车公司,或许且其社会地位还高于出租汽车公司。
小镇的街道上不断驶过四匹马拉车的观光马车。这里的马匹很有特点,每匹马的下半截马腿都长着许多白毛,仿佛穿着特制的UGG。
以马车作为交通工具,自然就需要与之配套的马具。这是专门经销马鞍、马镫、马肚带等的马具商店。
这是一家铁匠作坊,其打造和出售的各种产品样品都挂在外墙上。这是最经典的广告方式。
一名铁匠在铺子里向游客演示传统的打铁技艺。
这是小镇的酒店和歌剧院。当年的淘金者中,只有富商巨贾才有可能进出这些高档场所。
小镇的机械协会和免费图书馆。
图书馆很小,只有一间屋子。
小镇里还有一家照相馆。
下面图片中的男士是一位游客,他在这里换上19世纪服装,与照相馆里的模特合影。也许,当年的矿工就是用这样的图片向家人报平安的。
时近中午,疏芬山的商业街上游人如织,熙熙攘攘。身着传统服装的小镇工作人员或行走于街道左右,或彳亍于店铺附近。让游客感觉是穿越了时光隧道,置身于150年以前的淘金古镇。
各个店铺中,营业员热情地向游客展示和销售各种传统手工产品。
如果游客邀请小镇工作人员合影,对方都会面带笑容的满足游客的要求。
这就是再现淘金古镇风貌的疏芬山。也许风光依旧,但是这里的淘金者早已物是人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