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古希腊文明的雅典卫城(下)——2015希腊旅游散记(三)

标签:
卫城神庙塑像精美 |
分类: 欧洲旅游 |
位于帕特农神殿北面的厄瑞克提翁神庙(Erechtheion)是雅典卫城建筑群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据导游介绍,该神庙建于公元前421~405年,是为纪念雅典娜之子、雅典王厄瑞克阿斯,故名之。这是在神庙西南侧拍摄的神庙照片。
厄瑞克提翁神庙依山势而建,有三个神殿。我在网络上查的资料说,三个神殿分别供奉希腊主神宙斯、海神波塞冬、铁匠之神赫菲斯托斯。这种说法与导游的说法大相庭径。不知道哪个说法更可靠?姑且听之吧。
虽然对建庙的缘由说法不一,但是丝毫不影响神庙的精美绝伦和巧夺天工。
在我看来,厄瑞克提翁神庙与其他我见到过的古希腊建筑相比,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厄瑞克提翁神庙设计者一改常见的对称矩形平面设计,而是匠心独运地将三个大小不同的矩形不规则地拼接在一起,给人以曲径通幽、别具一格的感觉。
这我根据印象绘制的厄瑞克提翁神庙平面结构图,当中的大厅算是主殿,南北各有一个小配殿。
厄瑞克提翁神庙的第二个特点是,南侧小配殿的柱廊用六尊精美绝伦的少女雕像代替常见的石柱。这六位少女雕像体态丰满、仪表端庄、长裙束胸,头顶大理石花边房檐和屋顶。由于石板屋顶的分量很重,支撑石板的石柱必须足够粗,因此要求作为支撑柱的少女雕像也必须足够粗。脖颈是人体中最细的部位,如果将脖颈的直径雕刻得与头的直径相同,虽然利于承重,但是看上去不美观。聪明的建筑师给每位少女保留了浓厚的卷发和粗重的发辩,并在少女的头上增加一顶花冠,独辟蹊径地解决了建筑力学和雕塑美学上的冲突。
导游说,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复制品。真品中有五根在卫城博物馆,另外一根被额尔金弄到英国去了。
这是神庙的西墙。在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三个神殿分别坐落在不同高度的基础上。导游特别提醒我们注意西墙下的橄榄树。她说,那棵树就是雅典娜女神作为礼物赠送给雅典市民的橄榄树的后代。
这是神庙主殿的东墙(由于角度的原因,这里看不到南北配殿)。通透的柱廊与西墙的窗口相互对应。尽管墙壁破损严重,屋顶荡然无存,而六根爱奥尼式柱却依然临风耸立,看上去没有修补过的痕迹。
我在网络上找到一张航拍的卫城图片。从高处俯瞰,本博文介绍的四座古建筑及各自方位一览无余。图中,最大的建筑是帕特农神殿,无需特别标示。当中的矩形是山门的位置,右下角的矩形中是雅典娜基尼庙,左上角的矩形中就是厄瑞克提翁神庙。
卫城中的古希腊遗迹比比皆是。虽然多已残旧破败,却掩盖不住其庄严宏伟的气魄和厚重沧桑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