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寄托师生家国情怀的南开校钟——南开大学校园景观(四)

(2015-07-12 22:28:41)
标签:

校钟

纪念

勿忘国耻

校训

分类: 南开校园

在大中路与主楼之间的小广场上,两个棕红色钟形钢架当中的钢梁上悬挂着一口大钟,这就是南开大学校钟。从这里向西行100米是西南联大纪念碑,向东行700米到达学校东门。

寄托师生家国情怀的南开校钟——南开大学校园景观(四)

 

确切地说,这口钟应该被称为新校钟。因为南开大学原来有一口老校钟。根据史料记载,老校钟是光绪四年(1878)德国克虏伯工厂制造,重达13000斤,钟面铸有整部《金刚经》。该钟于光绪七年(1881)六月运抵天津;原作为李鸿章的寿辰纪念,李鸿章遂将大钟转赠于天津海光寺;后由于海光寺住持云游他乡,大钟由当时的天津县政府暂管。1930年天津市政府将大钟拨交南开大学作为校钟。南开大学将该钟置于思源堂西侧,以4根弓形梁柱做支架,悬挂于约2米高的台基之上,成为当时南开的一景。这是在南开校史网上找到的老校钟照片。

寄托师生家国情怀的南开校钟——南开大学校园景观(四)

 

1932年,“九一八”事变一周年时,南开师生为铭记国耻,每日连敲校钟9响,次敲1响,再敲8响,用以彰显南开师生勿忘国耻、爱我中华精神。

1937728日,南开校园遭到日寇的轰炸,学校建筑毁于一旦,老校钟也在炮火中不知所终。

60年之后的19977月,为永志学校被侵华日军炸毁的惨痛历史,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校方决定重铸校钟,以寄托南开师生爱国、爱校的家国情怀。

新铸造的校钟重达3000公斤,钟高1.937米,钟顶部的周边雕刻着60枚八角形校徽图案,寓意1937年南开大学遭到日军炸毁;60年以后重铸校钟,是为纪念。校钟面南一侧铸有南开两个大字。

寄托师生家国情怀的南开校钟——南开大学校园景观(四)

 

校钟面东一侧是篆字体的南开校歌歌词。

寄托师生家国情怀的南开校钟——南开大学校园景观(四)

 

校钟面西一侧是80字的校钟铭文,由已故著名中国文学史专家王达津教授撰写。

寄托师生家国情怀的南开校钟——南开大学校园景观(四)

 

铭文全文如下:河海泱泱,立学设庠;英彦蔚起,山高水长;翔宇负笈,邦国之光;七七事,仇寇肆狂;毁我校园,景钟云亡;今兹重铸,宫声喤喤;莘莘学子,济济堂堂;允公允能,蹈励发扬;日新月异,科教腾骧;猗欤南开,宏业无疆。一千九百九十七年七月二十九日

校钟面北一侧是南开大学创办人张伯苓为南开大学制定的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寄托师生家国情怀的南开校钟——南开大学校园景观(四)

 

校钟基座北沿的地面上有一个小石碑,上面铭刻着《重铸校钟记》。  

寄托师生家国情怀的南开校钟——南开大学校园景观(四)

  

《重铸校钟记》全文如下: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八、二十九日侵华日军蓄意轰炸南开,校舍被焚毁,校园被侵占,文物典籍被洗劫,铸有《金刚经》全文、重六千余公斤之校钟亦遭毁掠、举世愤骇。值此南开被炸六十周年之际,为永记惨痛之历史,励志未来,特重铸校钟。钟高一.九三七米,重三千公斤,上铸校训、校歌和铭文,分为康殷、康默如书丹,铭文撰写王达津。师生校友捐资铸造。

每年新生入学或毕业生离校,以及其他重大纪念活动,校钟都会鸣响。钟声警示着全体南开人铭记国耻,励志图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南开人应有的贡献。

最后附上一张校园地图,图中红三角是西南联大纪念碑的位置,红圈是校钟的位置。

寄托师生家国情怀的南开校钟——南开大学校园景观(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