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主题党日活动记(中)

标签:
党日抗战烈士陵园 |
分类: 有感 |
拜谒了抗战胜利纪念碑之后,我们步行下山,途中经过以“红色堡垒”著称的旱店子村。
为什么这里被称为“红色堡垒”?经过在网络上查询得知,当年震惊冀东的“花峪惨案”就发生在这里。花峪四面环山,地形隐蔽,是冀东八路军十二团、十三团休整、驻扎的堡垒村。抗日战争期间,花峪被日伪军划为“无人区”,先后六次遭到焚毁洗劫,村里几乎没有一间完整的房子。村里群众不畏强暴,在断壁残垣上一次次地搭起窝棚,在极为严酷的条件下,配合八路军指战员顽强地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1941年1月26日,恼羞成怒、丧心病狂的日伪军又一次到花峪“扫荡”,对手无寸铁的花峪村群众进行血腥屠杀,未及撤退的50名农民中,38人惨遭杀害,11人重伤。昔日山清水秀的花峪,一时间血流成河,浓烟滚滚,尸横遍野。到今年,“花峪惨案”已经过去了74年。但是,血写的历史不会因岁月转换而褪色。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今天的和平年代是革命先辈用生命的代价换来的,他们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战胜了日本侵略者。
警世门由道路两侧的三角形配墙和当中的主门组成。主门在黄色配墙的衬托下,越发显得颜色素朴、造型简洁,给人一种顽强刚毅、无坚不摧的力感。
警世门旁边的警世钟。钟高1.937米,寓意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时时提醒国人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红色堡垒的旗帜、巍然挺立的警世门、厚重古朴的警世钟,共同警示着我们:勿忘国耻,强我中华。
返回的路途中,暴雨入注。一时间,天地万物被笼罩在茫茫雨雾之中。当我们回到住所时,雨渐渐地停了,东边的天际浮现出一弯美丽的彩虹。
美丽的彩虹,正好代表了我们为抗日战争中捐躯烈士献上的七彩花环。